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分析:蔡团队正逐项拆除马习会成果?

http://www.CRNTT.com   2016-08-13 01:02:11  


 

  先看台“国史馆”阻碍大陆学者查阅资料一事。目前,相关批评主要着眼于“行政干预学术”、“阻挠两岸学术交流”与“文化台独”。事实上,“国史馆”的这一举动直接针对的是马习会上有关两岸“共享史料、共写史书”的倡议!如此,就不难理解吴密察等人的举措了:先“独占史料”,再“各写史书”。可见,台有关部门阻碍大陆学者查阅民国史料,意在从历史学界的交流上割裂两岸的历史连结,进而为配合“同心圆”史观“贡献力量”。

  再看台“教育部”大力推行“教育新南向”的举动。陆生来台是马英九任内两岸和平发展的社会成果。去年的马习会上,陆生与台湾学生“一起讨论、一起欢笑”的场景甚至写入了马英九的发言稿中,同时,推动陆生赴台“专升本”也成为了是次会面的务实成果。然而,陆生政策推行五年来,阻挠最大、破坏最多的正是民进党。在野时,绿营做足“两面派”,一边用“普世人权”摆出示好陆生的姿态,一边对陆生纳保、奖学金等问题横加阻碍。去年眼看挡不住社会各界的“纳保”呼吁,民进党团又退而针对陆生提出相当离谱的健保方案。而当其执政后,更是置多年来陆生的困境与呼声于不顾,竟调头将资源洒在“新南向”上,其意不言自明了!

  而至于那场南海“学术研讨会”,则像一场披着学术外衣的政治宣传秀。虽然南海议题并没有见诸去年马习会的公开文稿中,但随着媒体和与会人士的不断披露,再结合马英九卸任前登太平岛、投书外媒等举动,我们可以推测,去年马习会很可能为后来两岸以各自方式维护南海主权达成了默契。尤其是马政府强调太平岛主权,为蔡当局“不接受仲裁”的表态定下了基调。然而,这场“研讨会”竟然开成了对维护祖产主权者的“声讨大会”,各类夹带“台独”主张的奇谈怪论频频发声,发声者更是即将接掌台官方智库的绿营学者,其指标意义不言而喻。

  见微知着,和一些时事热点事件相比,上述三件事虽不起眼,但值得充分警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