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企业“走出去”内在动力日益增强

http://www.CRNTT.com   2015-10-22 07:36:31  


2003年以来,中国对外投资已经连续12年实现增长,年均增速达37.5%。
  中评社北京10月22日电/近两年,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区域自贸战略,以及互联互通进程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铁等行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未来需要进一步通过异地投资、兼并重组、国际产业技术联盟、参与全球创新网络等手段,实现由产品输出到产品、技术、资本、服务输出的转变,实现中国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上海证券报发表特约撰稿人梁达文章表示,目前,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对外经济重心转向加强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海外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打造品牌,推动“中国制造2025”,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由“走出去”战略转型升级到“走上去”,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分工体系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的经贸地位和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点

  文章介绍,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共同发展,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内生动力也日益增强。

  2003年以来,中国对外投资已经连续12年实现增长,年均增速达37.5%。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2%,已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对外投资存量首次步入全球前十,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从存量看,2014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8826.4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存量的份额升至3.4%,全球排名较上年前进3位,位居第八,首次步入前十。

  1. 对外投资流量快速增长,与吸引外资规模首次接近平衡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2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4.2%,连续12年增长,2014年是2002年的45.6倍,年均增速高达37.5%。2014年对外投资与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今年1-8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0个国家/地区的486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对外投资4734.3亿元人民币(折合770亿美元注),同比增长18.2%,其中股权和债务工具投资4045.7亿元人民币(折合6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占85.5%;收益再投资688.6亿元人民币(折合112亿美元),同比下降6.7%,占14.5%。截至8月底,中国累计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8220亿美元).

  2. 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首次步入全球前10行列

  2014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8826.4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2221.6亿美元。今年1-8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上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有42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8个,分别为中国香港、开曼群岛、美国 、新加坡 、英属维尔京群岛、荷兰 、哈萨克斯坦和澳大利亚 。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07.3亿美元,同比增长48.2%,投资主要流向新加坡、哈萨克斯坦、老挝、印尼、俄罗斯 、泰国等。

  3. 投资遍布全球近八成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地域高度集中

  截至2014年底,中国1.85万家境内投资者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3万家,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地区)。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地区存量占总量的近90%。

  4. 投资行业分布广泛,门类齐全,第三产业投资流量、存量均超七成

  按三次产业划分,投资流量占比分别为1.3%、25.3%和73.4%;2014年底三次产业存量占比分别为1%、24%和75%。投资存量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的行业有4个,依次分别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上述4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达6867.5亿美元,占比达77.8%。

  5. 并购项目亮点突出,对外承包工程快速增长

  2014年对外投资并购项目595起,交易总额569亿美元。今年1-8月,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5453.7亿元人民币(折合887亿美元),同比增长9.3%,新签合同额7688.1亿元人民币(折合1250.4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其中8月当月完成营业额97.2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当月新签合同额150亿美元,同比增长65.4%。

  6. 股权和收益再投资占八成,债务工具比重下降明显

  2014年股权和收益再投资共计1001.3亿美元,占到流量总额的81.3%;由于境外融资成本低于境内,债务工具投资较上年下降了40.7%。今年8月对外直接投资135亿美元,同比增长7%,其中股权和债务工具投资121亿美元,同比增长8.8%,占89.6%;收益再投资14亿美元,同比下降6.7%,占10.4%。

  7. 地方企业投资占比首次过半,对外劳务合作加快发展

  2014年,地方企业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547.26亿美元,同比增长50.3%,占全国非金融类流量的51.1%。今年1-8月,中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4.3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1.1万人,同比下降3.1%;其中承包工程项下17.5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16.8万人。8月当月,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0.7万人。8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02.4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5.4万人。

  8. 对东道国税收和就业贡献明显,对外投资双赢效果显着

  2014年境外企业向投资所在国缴纳的各种税金总额达191.5亿美元,雇佣外方员工83.3万人,来自发达国家的雇员13.5万人,较上年末增加3.3万人。

  9。“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实施

  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的深度融合,尤其是中国不断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进一步增强了企业“走出去”的内生动力。今年1-8月,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2665份,新签合同额544.4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3.5%,同比增长33%;完成营业额386.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3.6%,同比增长4.6%。

  10。美国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第三大目的地

  2014年,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存量达到了创纪录的76亿美元,实现了对美国直接投资项下资本的净输出,达到52.3亿美元。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美国的投资达到44.3亿美元,同比增长35.9%,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14年底,中国在美国设立境外企业超过3000家,对美各类投资存量达到652.2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存量是380.1亿美元,占整个投资存量的58.3%。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对外投资起步较晚,截至2014年末,中国对美国各类投资仅占美国吸引外资存量的近1%。

  新常态下加快对外投资步伐意义重大

  文章提出,1. 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必须加快对外投资。

  从中国国情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新兴产业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在全球生产链中占有的环节不断扩展。中国市场日益庞大,并正在成为中国规模经济型产业的优势来源。不仅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直接投资东道国,也正在成为世界主要的投资母国之一。但从中国对外投资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还处于“走出去”的阶段,提高对外投资质量是关键。中国已成为世界对外投资第三名,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就存量来看,中国6600亿美元的存量只占世界的2.5%,相当于美国的10%左右,中国海外的净资产相当于日本的一半左右,从总量上看,中国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走出去”战略升级势在必行。

  2。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收支平衡

  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加速了相关产业的转移,不仅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而且在中国经常项目顺差规模和外汇储备规模巨大的背景下,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据统计,2013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类别,其中存量超过1000亿美元的行业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且与服务业比重上升趋势是一致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相关产业转移,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改善。

  与此同时,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出现逆差,缓解了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带来的风险,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2008-2013年期间,中国净流出资金从534.7亿美元增加到732.4亿美元,每年度超过430亿美元。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