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特首须化解基本矛盾

http://www.CRNTT.com   2012-04-19 08:27:24  


周八骏
  中评社北京4月19日讯/资深评论员周八骏昨天撰文“新特首须化解基本矛盾”表示,香港回归祖国近十五年波澜起伏的历史证明,香港政治的基本矛盾即爱国爱港阵营与“拒中抗共”势力之间的对立和对抗是根本无法调和的。观察和思考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香港事务,惟有以这两大基本矛盾的展开及其相互联系为线索,才能真正得其要领。详论如下:
 
  香港回归祖国近十五年波澜起伏的历史证明,香港政治的基本矛盾即爱国爱港阵营与“拒中抗共”势力之间的对立和对抗是根本无法调和的。

  在2010年上半年,关于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一役中,以民主党为代表的所谓“温和民主派”与公民党、社民连组成的所谓“激进民主派”之间的分歧,只是反对派内部斗争策略的分歧。有人当时迫不及待推举公民党时任党魁余若薇为“反对派共主”而与之公开辩论,便是基于反对派共同立场和利益,竭力降低其内部策略分歧的影响。

尽力缩小反对派“阵地”

  公民党在关于由谁代表反对派出任第四任行政长官候选人上,谦让于民主党主席何俊仁,是基于共同立场和利益,也是出于策略考虑;在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投票时,何俊仁的得票数远低于所获提名票,则折射反对派内部团体利益之争。

  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反对派内部将继续暴露策略分歧和团体或个人利益之争,也将会有一些政治人物从反对派政治团体分裂出去、甚至有人将会皈依爱国爱港阵营。但是,反对派以“拒中抗共”为旗帜,作为一个政治阵营而存在,则将是香港政治的长期现象。

  基于这一基本判断,爱国爱港阵营既必须及时和适时地利用反对派内部策略分歧和团体、个人利益之争,来推进“一国两制”伟大事业。例如,利用所谓“温和民主派”与“激进民主派”分歧而促成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取得立法会三分之二以上大多数通过;又必须始终不为反对派内部分歧和利益相争所迷惑,坚持展开有理、有利、有节的政治斗争,不断推进“一国两制”伟大事业,随着越来越多香港居民树立回归后的新身份认同,把反对派的力量和阵地尽可能地缩至最小。这两方面,便构成所谓“管控香港政治的基本矛盾”。

  香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所激发的阶级矛盾,其形成时间晚于香港政治的基本矛盾。香港政治的基本矛盾始于“九七”前,大体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香港政治团体诞生同步。香港社会的基本矛盾则大体始于特区第三届政府上任之初。

  第二任行政长官接任后,提出“强政励治,福为民开”是正确的。但是,政策措施和具体行动没有跟上。在经济转型和发展上,故步自封;在民生和社会发展上,虚应故事。从2008年5月下旬开始,民怨不绝如缕,民望急转而下,终于造成香港大多数市民对少数大财团的强烈不满。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