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顾准的绝望之望

http://www.CRNTT.com   2010-07-10 09:21:42  


 
顾准简介:
 
  顾准,1915年7月1日生于上海。 

  因家庭贫困,12岁读至初二而辍学从工,在刻蜡版时自学会计,无师自通。 

  19岁写出了《银行会计》,成为中国第一套系统规范的银行会计大学专科通用教科书。进职加薪,学术进步,但他却志不在此。他做了职业革命家。先在上海参加地下党,后赴苏南根据地,去过延安,在胶东以文职之身勇任游击队长。上海解放后,成为首任市场体系税务局长,倡导了至今全国通行的财税专管制度。 

  1952年,顾准的人生出现了悲剧性的转折。他先被打成三反分子,1957年划为右派,1962年摘帽,1964年再度被打为右派,成为中国唯一的两次戴帽右派。他两度下放劳改,受尽凌辱,但他的思想却在中国最黑暗时放射出闪耀的光彩。 

  1956年提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964年提出进行价格改革,提高粮价,缩小工农产品的比价,1973-74年撰写《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指出了直接民主(群众运动)的弊端,倡导多元化。 

  1974年12月3日去世。顾准的理论当时几乎无人能懂,但是在今天,人们公认他是中国自由主义先驱,他的日记也成为家喻户晓的读物。 

  追寻顾准的当代意义编辑本段回目录顾准所倡言的重视商品价值规律,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完全实现,但他研究过的不受制约的权力造成的危害、法治和人治的利弊、人民当家作主反映在政体上的恰当形式、理性主义政治哲学蕴涵的问题等,对于深化改革,对于中国的民主法治前景,无疑还是没有用尽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2005年7月1日是当代中国杰出思想家顾准诞辰90周年纪念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顾准生前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部分老专家、学者为主体的专家团赶赴河南省息县及东岳镇,在顾准的忌日举行纪念活动。 

  顾准生于上海,于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他毅然离开名利优厚的职位,赴新四军工作。1949年新政权成立后,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并兼任上海市政府党组成员、华东财政部副部长;1952年,在"三反"运动浪潮中,以所谓"思想恶劣阻碍三反"的罪名被撤职;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因为超前的经济学观点和抵制前苏联在两国合作项目中对我国利益的粗暴侵害,而被打成右派并被开除出党;1974年12月因癌症逝世。 

  顾准失去官位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他在1957年发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提出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来调节生产。这是非常大胆和超前的观点,这使得他成为在中国第一个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理论的人。他的观点启发了当时的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孙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价值规律问题;顾准的观点还影响了吴敬琏等经济学家,他们在30年之后为建立市场经济所作的论证,为改革开放起到了推动作用。 

  顾准在逝世前,不顾巨大的病痛、险恶的政治局势和低劣的物质条件,研究中国和外国历史、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哲学,思考中国的现实,力图弄清为什么革命胜利之后局势逐渐演变为与革命的初衷相反,得出了从欧洲大陆理性主义走向英国式经验主义,从一元论走向多元论的结论。 

  顾准的思想探索和研究成果以文章、笔记、通信的形式保留下来,在"文革"结束和他本人于1980年获得平反以后得以陆续出版:1982年,他的"希腊史笔记"以《希腊城邦制度》为名出版;1989年,他与弟弟陈敏之通信写下的思想笔记以《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为名发表;1994年出版《顾准文集》;1995年,在北京举行顾准80诞辰纪念会。已经出版的有关著作还有:《顾准日记》、《顾准寻思录》、《顾准传》、《顾准全传》、《顾准笔记》、《顾准文稿》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