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评分析:香港抗疫距离“清零”有多远?

http://www.CRNTT.com   2020-12-11 00:02:57  


葵盛西邨8座出现感染后,有居民离开社区避疫。(图片来源:星岛日报)
  中评社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 徐梦溪)近些天,香港疫情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回顾十月和十一月,香港每日确诊数量已降至个位数,为什么第四波疫情忽然来势汹汹?特首林郑月娥希望力争疫情达至“清零”,那么香港距离“清零”还有多远?

  记者在经历过内地和香港两处隔离和疫情下的日常生活后,对比两地防疫措施发现,香港的防疫问题主要体现为缺乏务实、严谨的科学精神。秉持科学精神防疫是“清零”的关键一步,能否依靠科学,虽然只一步之遥,效果将相差千里。

  香港第四波疫情来自有尼泊尔病毒株的病毒,经专业机构分析认为,境外输入的可能性较大。实际上,香港入境隔离措施存在不少漏洞。从监管来看,虽然国外的入境人员都需要先经过核酸检测,但鉴于新冠肺炎感染初期可能会呈现假阴性,因此一次核酸检测不能确保安全,还需后续的隔离监管和入境追踪措施配合。

  为阻隔境外输入,香港设了入境核酸检测和14天隔离的两道防线。但现实情况是,首先,入境人士抵港检测后,要自行前往隔离点,期间难免搭乘公共交通,直至昨日才调整了政策;其次,隔离14天缺少严格监管,亲友可以探视,甚至存在隔离人士擅自外出的情况;再次,隔离地点非集中隔离,增加了病毒带入社区的隐患。此外,隔离期间,工作人员没有监管隔离人士体温和再次检测核酸。由上可见,两道防线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无法帮助香港切断境外传染链。

  第四波疫情首先扩散到跳舞群组,随后扩散到多个群组,和在葵盛西形成社区传播。这说明香港内部在发现感染源后,无法有效切断传播链。一方面,香港对传播链的流调不够彻底,查不清感染者的感染来源,也追踪不到所有密切接触者,以至于无法从根源切断传播链和阻止传染扩散。另一方面,在发现感染者后,香港未即时对密切接触者强制检疫,以及出现群组和社区传播时,未对设置封控区和针对性全面检测,导致传播链不断延长。

  香港对外无法控制输入,对内无法控制扩散,主要源于缺少科学防治和科学态度。于是,隔离和检测措施不能配套,发挥不了作用;食肆限制堂食时间和同台人数,只能治标不治本。因此出现了钱花到位了,却没有效果的情况,反而白白浪费了人力物力。反观防疫效果好的国家,都是在处理疫情时,采取务实、严谨的科学措施,在制定政策时,以“科学”为坐标,坚决果断“开药方”,在公众不理解和出现负面情绪时,主动引导公众尊重和信任科学。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