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蔡当局维持现状是表象非本质

http://www.CRNTT.com   2019-06-24 00:07:35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蔡英文上台就宣布废止马英九时期的“课纲微调”政策,恢复“台独”色彩浓厚的中学历史课纲。后又推动所谓“文言文和白话文比例修正案”,企图减少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比例。接着在中小学课纲中,将中国史课程完全并入以日本史为主体的东亚史中,从史观上消亡了中国史。意识形态上更以“去孙中山化”、“去蒋介石化”、“去孔子化”、“去郑成功化”,教育煽动青少年一代的“台独”意识,鼓励助长了岛内“台独”势力的猖獗。

  第五,在外交上,蔡英文加强与美国及日本的关系,虽然“断交”危机延续,但民进党有人狂言:“邦交国”丢光也无所谓,反而可以用“台湾共和国”的新“国号”在国际社会立足。美国2018年度的《国防授权法》中鼓励台美军事交流,《台湾旅行法》(TaiwanTravelAct),乃至最近松绑对台出售潜艇技术。而日本对台湾的影响力更深入骨髓,威胁及影响有时甚于美国。蔡英文执政当局如此狂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日与台湾以“非正式关系”的背后支持。

  第六,军事上,着力构建应对大陆“第一击”的“不对称战力”,即台军总体上不奢求对大陆“先发制人”打击,但仍保留特定领域的防守反击能力,重点构建在新领域的优势兵力,着重于“不对称”领域,在财力负担许可范围内提供最优质的武器装备。除了全面提升单兵个人装备、延续现有采购项目外,蔡英文当局将以“对外合作、本土研制”的途径,主动整合建立下一代军事能力,来对抗大陆。

  第七,在两岸交流上,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一面空谈“维持现状”,一面千方百计限制阻挠两岸交流交往。从污名化“31条惠台措施”、恐吓台胞领取居住证,到为两岸县市交流念“紧箍咒”,从迫害岛内统派人士、威胁取消大陆台胞户籍,到扬言“修法”收紧两岸交流,更以“安全疑虑”为由封锁大陆“关注31条”网站。

  纵观蔡英文执政以来的各项政策,其最大问题就是为“两国论”下的“台独意识”所主导。这是台湾政局动荡和政绩不佳的病源。由于其“台独意识”导致其各项政策都“泛政治化”。由于“泛政治化”,蔡英文的施政都围绕着“绿营优先”、“全面剿蓝”,无视民意民风民俗民情的存在,没有了公平、公正、公开和公理,严重地挑战了社会各界的心理和文化底线。蔡英文执政政策的核心仍然是坚持“两国论”的政治定位,虽然不改变“中华民国”的“国号”,但是把“中华民国”等同于“台湾”,把两岸定位为“两国”。蔡英文竭力做出“维持现状”的表象,实际上是为法理“台独”来寻求时间及空间上的承接,这就是蔡英文执政以来的本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