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专家建议:中国智库如何炼成国际一流?

http://www.CRNTT.com   2016-12-27 00:17:41  


盘古智见系列讲座《智库是怎样炼成的?——国外智库国际化案例研究》读书分享会昨日举行(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徐梦溪)智库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大地,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TTCSP项目打造的最具权威性的全球智库发展报告,截至2015年中国拥有智库数量达到435家,位居世界第二。然而,该项目列举的2015全球智库综合排名榜单175强中,中国仅有9家智库入选。

  12月26日,盘古智见系列讲座《智库是怎样炼成的?——国外智库国际化案例研究》读书分享会在北京举行。本书主编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柯银斌和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吕晓莉出席,探讨智库的成功法则,以及中国智库国际化的方法和道路。活动由盘古智库和江苏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

  中国出现智库热,一方面是政府有需要。在中共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目的是正式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智库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决策的渗透越来越深。

  另一方面,人们正认识到,随着中国在一些在全球治理和国际问题上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智库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声的重要力量。

  智库要国际一流,首先要国际化

  柯银斌认为社会智库要成为国际一流,就要国际化。智库要国际化,首先就要注重信息的对外传播,包括智库的观点、研究报告、成果对外传播。在对外传播中应重视开发报告英文版和建立英文网站,建立渠道便利国际了解智库及其成果。他还任察哈尔学会秘书长兼高级研究员,曾走访多家国际知名智库,在智库方面经验丰富。

  柯银斌用“命运共同体”的英文翻译举例,以来强调对外传播的重要性,这一新生词汇准确的英文翻译为“shared future”,而不是“destiny community”,因为外国人认为destiny是天定的。因此,如何高效、准确的向国际传播智库的研究内容是中国智库需要攻克的大山。

  除了信息对外传播外,柯银斌提出智库还要主动到国际上开拓人际交流,与国际智库开展合作研究,以及建立海外分支机构,或者与国外智库合办新的智库。

  “中国智库在国际上属于后来者,如果要做智库,就不能闭门造车,要学习国际一流经验”,柯银斌说。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