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王贞威:未来两岸将在文化资本上进行竞逐

http://www.CRNTT.com   2016-11-24 00:03:24  


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博士后、《台海研究》执行主编王贞威(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11月24日电(记者 范颖薇)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博士后 《台海研究》执行编辑王贞威近日在第四期华广论坛暨“民进党当局政策走向与两岸大势”研讨会上表示,台湾新当局深知已无资本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与大陆全面性对抗,未来八年或更久的时间内,符号权力的竞逐和文化资本的积累将逐渐成为主轴。

  王贞威指出,在2016年“台湾大选”后,台湾政局发生剧变,台湾新当局深知已无资本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与大陆全面性对抗,但以台湾为共同边界想象的“国族建构”将会更加深入和持久,以台湾为核心话语的文化资本将不断累积并全面内化和社会化,文化资本背后起支撑作用的是对符号权力的争夺。未来八年或更久的时间内,符号权力的竞逐和文化资本的积累将逐渐成为主轴。

  王贞威表示,文化的权力属性更多是以话语符号的形式出现,就两岸关系而言,在群际互动过程中型塑的结构化的共有文化如“两岸一中”、“和平发展”、“求同存异”、“维持现状”等对两岸间的行为者皆具有权威性和规约力,即使民进党执政当局也不得不调整策略,接纳和平发展的路线,这是两岸“和平发展”这一共有文化权力属性的体现。

  “另一方面,就台湾内部而言,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都在积极争夺对台湾未来发展道路的论述权、对“台湾主体意识”解读的话语权,进而压制对手,获取政治斗争中的竞争优势。”王贞威说,蓝绿彼此都把对方的行为定义为卖台,而自己是爱台,以“爱台—卖台”、“独立—统一”“本省人—外省人”“转型正义—政治追杀”之类的二元话语分割,来区隔和界定彼此,并以此产生一种权力属性,为自己争夺台湾最高和各级政治公权力提供话语支撑。

  “不管是蓝绿两党之间,还是两岸之间,其实质可以认为就是以话语为载体的符号系统之间的较量或者说对文化资本的竞逐。”王贞威认为,民进党当局的“文化台独”、“去中国化”行径和对青年所谓“天然独”的建构,则是企图塑造一套对己有利的符号意义系统,以获取对认可和亲近“中国”之行为和政治势力的控制力和压制力。如“郭冠英事件”“张玮珊事件” 和“周子瑜事件”,都透漏着符号意义系统之间的权力斗争和力量比拼。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