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智库:《马关条约》 影响现今东亚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16-10-20 00:28:38  


《马关条约》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影响巨大
  中评社香港10月20日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副研究员李理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9月号发表专文《《马关条约》对现今东亚格局的影响》,作者认为:“清政府在1895年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对东亚地区的影响是结构性的,特别是《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真正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更是日本处心积虑全面侵略中国的开端;尔后的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吞并朝鲜、五卅惨案、炸死张作霖、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以至太平洋战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甲午战争的延续和结果。而由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签订的《马关条约》,至今乃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影响巨大,甚至今天的整个东亚,仍然时刻感受其深刻的影响。”文章内容如下:

  《马关条约》使“琉球”复国无望

  琉球在历史上本为一个国家。从明朝开始就接受中国的册封,成为中国的藩属国。由于地缘上接近日本,1609年时遭到日本的侵略,并控制了琉球北方的五个岛屿。明治维新后,日本将琉球确定为第一块领土目标,为切断中琉关系取得吞并琉球的藉口,于1874年出兵侵略中国台湾。此过程美国驻日公使德朗积极参与,并介绍美国驻厦门及台湾领事李仙就任日本“二等出仕”官,帮助日本出谋划策,藉口琉球渔民遭风漂到台湾被害的普通“难船事件”,强说台湾“蕃地”为无主之地,于1874年出兵侵略中国台湾。这个“保民义举”的侵略行为,后变成日本吞并琉球的国际法依据,使日本于1879年正式吞并了琉球。中日之间曾就琉球问题进行大量交涉,中国始终没有认同日本吞并琉球的正当性。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再也无力交涉琉球。战后,美、日无视琉球人独立建国的意愿,私相收授“琉球”,使“琉球”成为日本的“冲绳县”,至今复国无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