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三驾马车”要带头调结构

http://www.CRNTT.com   2014-09-29 08:45:12  


经济新常态下,应优先着力加强“三驾马车”的结构调整,让拉动经济的传统动能焕发新的生机。
  中评社北京9月29日讯/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并且市场出现了调结构与稳增长的两难选择。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之路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说要坚持调结构不动摇,也有说要想成功调结构就必先稳增长。

  中国证券报发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文章表示,此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主要是缘于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大环境下,投资、消费和出口这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的降挡和减速,以及实体经济的动能不足所造成的。这一切属于调结构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经济新常态下,应优先着力加强“三驾马车”的结构调整,让拉动经济的传统动能焕发新的生机。

  欧美难以推行结构调整

  文章称,必须承认的是,调结构对于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来讲都是最痛苦的事。因为结构性改革势必会造成传统产业工人的工资下降,政府给工人的福利减少,金融机构必须去杠杆。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所言,发达国家的领导人没一个敢进行结构性改革,因为不好推动。就拿欧、美、日等国家来讲,欧债危机以来,欧洲央行就一直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并于2011年12月起先后推出了3 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今年6月,欧洲央行决定将再融资利率从0.25%削减至0.15%,隔夜存款利率从0.0%削减至-0.1%,正式开启了负利率时代,并引入4000亿欧元的LTRO。9月4日,欧洲央行又宣布将主要再融资利率从0.15%降至0.05%,隔夜存款利率和隔夜贷款利率更是分别降至-0.2%和0.30%,此外,欧洲央行还决定从今年10月开始购买资产担保证券(ABS)。欧洲央行的连续宽松,旨在用货币贬值的方式来创造结构改革空间。如果欧洲想用货币的宽松政策给它结构改革创造空间,则美国、日本、英国这些国家,同样会采取政策来对付它,比如美国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日本的量化与质化宽松货币政策、英国的前瞻性货币政策指引等,这就是经济学里讲的竞争性的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没有办法给自己国内的结构性改革创造一个必要的空间,结构性改革就一直不能推行下去。不能推行下去的结果就是经济长期疲软,失业率就会长期高。在这种状况之下,政府的货币政策就会长期的宽松,利率非常低。在金融市场上的投机非常多,泡沫会非常大,风险非常高。这就是发达国家的新常态。

  中国坚定调结构战略方向

  文章指出,尽管调结构充满着艰难困苦,但是中国政府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及其部署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向前推进,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当然,在经济调结构的过程中,经济增速也在缓慢下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从2011年一季度的9.7%、2011年全年的9.2%缓慢下行至今年二季度的7.5%、上半年的7.4%。消费者物价指数也从2011年一季度5%、2011年全年的5.4%下行至今年二季度的2.2%、今年上半年的2.3%,经济呈现出典型的“软着陆”特征,这也是中国经济调结构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