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希腊公投,欧盟赶考

http://www.CRNTT.com   2011-11-03 10:59:57  


希腊公投震惊世界,欧洲金融面临崩溃
  中评社北京11月3日讯/在欧盟终于艰难通过救助希腊的一揽子方案后,希腊突然于11月1日宣布将对此进行全民公投,此举震动欧洲多国。知名评论员陶短房今日在大洋网撰文表示,“公投固然是希腊在搞,但真正赶考的却是欧盟,很显然,《里斯本公约》绕开公投关的做法将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而倘若各国在任何有关欧盟前途的重大意向上都效仿希腊,动辄以‘人民意志’为由公投,欧盟的前途将步步坎坷”。全文内容如下:

  11月1日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突如其来的公投决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惊涛骇浪,如果说最意外、最激动、最无法接受的一方,那恐怕非欧盟莫属。

  从反应便可见一斑:欧盟轮值主席、抒困峰会和G20东道主法国总统萨科齐和欧盟抒困计划最关键的欧元区国家、德国总理默克尔均在第一时间表示不满,两位领导人外加IMF总裁拉加德、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抢在G20峰会开幕前抓紧碰头协调立场,据称德、法均发出了“唯一表决选项是要不要留在欧元区”的狠话,而巴罗佐则在“四巨头”碰头会前夕公开向帕潘德里欧发话,敦促其接受10月27日通过的抒困方案,欧元集团主席容克则表示,如果希腊坚持发动公投,两周前通过的、欧洲抒困基金继续向希腊提供第六批援助资金计划可能泡汤,且在公投结束前都不会再提供。法国总理菲永则直截了当地表示,希腊应“迅速决定自己是否还打算留在欧元区”、“欧洲无法长时间等待希腊公投结果”。

  道理是明摆着的:欧盟各国绞尽脑汁,努力协调,一周内连开两次峰会,才总算咬牙通过了近乎饮鸩止渴的10月27日协议,因为这项旨在继续救助希腊,避免其破产或拖垮整个欧元区的方案,等于公开承认了希腊一系列不符合欧元区标准的数据:2010年政府预算赤字占GDP比例高达10.6%,是《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所规定3%上限的3倍有余;国债占GDP比例高达144.9%,是《公约》上限的两倍有余,按照《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稳定与增长公约》,这些表现本应受到惩罚,如今换来的确是长达两年多、且不知将持续多久的巨资抒困。不仅如此,协议还用减记私人所持希腊债券的形势,在事实上用欧盟的信用替希腊“赖账”,更有甚者,欧盟还继续透支自己的信用,试图扩大欧元区抒困基金(EFSF)盘子,并将之杠杆化,说服IMF和世界其它主要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向这个缺乏回报前景的“投资项目”大举注资。就在希腊公投消息放出前夕,萨科齐还忙着给各“金主”打电话,EFSF负责人雷格林更全球狂奔寻求资金支持,如今希腊等于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振聋发聩地高呼“我是可能随时赖账的”,此时上距10月27日协议通过仅4天,下距戛纳G20峰会不过48小时,一边忙着说服亚太“金主”,请他们相信“抒困的美好前景”、“同舟共济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忙着应付国内反对派“不要外国脏钱”、“不要慕尼黑条约”的政治狙击,萨科齐、默克尔等本就捉襟见肘、疲于奔命,却从最意外的地方,飞来最致命的一锤,不光火才怪。最大的忧虑尚不在此。

  欧盟是一个松散的组合,自诞生之日起,“分权”和“集权”的对立就尖锐存在,而最大的考验恰是“公投”:因为公投难以在各国闯关,激进一体化的《欧盟宪章》半途而废;取而代之的《里斯本条约》将欧盟的联邦国家色彩大大淡化,并试图绕开公投门槛,但唯一绕不开的爱尔兰公投,仍然绊了该公约一个跟头;此次希腊公投,帕潘德里欧放到台面上的理由,就是“不能让外国决定希腊人民的命运和未来”,而自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五花八门的抒困方案之所以扯皮两年之久,争论的正是“能不能让外国决定一国的命运和未来”,即是否应该改变目前欧盟“一国一票”和动辄需要全票通过的运行机制,让这个效率低下的联盟更高效一些,并为之付出牺牲部分主权(对小国而言尤其如此)的代价。公投固然是希腊在搞,但真正赶考的却是欧盟,很显然,《里斯本公约》绕开公投关的做法将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而倘若各国在任何有关欧盟前途的重大意向上都效仿希腊,动辄以“人民意志”为由公投,欧盟的前途将步步坎坷:是啊,如果说欧盟是一只大木桶,每个成员国都只是其中一块木板,但倘每块木板都随时就“是否留在木桶上”进行内部表决,这只木桶就不免隔三差五地为随时可能发生的漏水而提心吊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