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陈季冰:在博鳌寻找“亚洲”

http://www.CRNTT.com   2009-04-21 10:08:48  


  中评社北京4月21日讯/中国江西网今天登载陈季冰文章“在博鳌寻找“亚洲””,文章说,“亚洲”不能通过“亚洲可以说不”和“亚洲不高兴”来得到确认。真正成熟的“亚洲”,不应该是“西方”的敌人,而应当是一个不同于“西方”的拥有自身独特价值的独立存在实体,它还应当是“西方”很好的对话者与合作者;作为亚洲唯一的高层次交流平台,一年一度的博鳌论坛应当是一个重新寻找和发现“亚洲”的起点。全文如下:

  博鳌已经曲终人散,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的喧闹消退于日复一日的海浪拍岸声中。

  好几位出席今年亚洲论坛年会的重量级嘉宾在启程前往博鳌前,异口同声地对媒体说,金融危机中的世界应该更多“倾听亚洲的声音”,博鳌就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场合。

  这话说起来相当有底气,听起来也相当有道理。但如果我们以严谨的态度继续求证下去,就会立刻陷入难以克服的困境——什么是亚洲?亚洲在哪里?

  分析家们几乎每天都在告诉我们一些似是而非的数据,例如亚洲占全球人口60%,经济总量占全球四分之一,贸易总额占全球三分之一……不过在我看来,这些就好比说“地球分成五大洲,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是亚洲”一样,仅仅是初中生都应掌握的课本常识。我们最应该明白的真相是,世界上幷不存在一个具有实体意义的“亚洲”。

  为了方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让我们先拿一个对应概念来作参照,这就是近年来中国民间舆论似乎日趋反感的西方。当我们想到“西方”这个词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想到美国、英国和法国,我们也许还会想到白人,想到基督教……可是,澳大利亚不在西半球,我们却会认为它是“西方”;阿根廷地处西半球,大多数国民是白人,幷且信仰基督教,可怎么看它都不像“西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