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张效民语中评:日本援非,中方如何应对?

http://www.CRNTT.com   2016-09-29 00:13:42  


 
  其五,是加强智库间的沟通和交流。中非智库“10+10计划”便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该计划,为中非学术界、顶尖智库之间交流合作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便于与其他地区的学者之间更加包容、开放、稳定地合作,从而引导国际社会对非洲和平与发展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张效民同时指出,中国也应加强和发达国家的智库合作。“一个外国人写书,客观、如实地描述中国在非洲的情况,可能更有说服力。”美国学者黛博拉·布罗蒂加姆2009年时出版了《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一书,很大程度上帮助澄清了西方媒体的不实传言和误解。此外,非洲学者的发声也同样重要。赞比亚裔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在其著作《援助的死亡》中也对中国援非有正面评价——“中国是非洲的朋友”,促进了非洲民众对中国的理解和信任。

  未来之路:积极竞争 参与多边合作

  张效民指出,从2013年之后,日本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中国到哪里,日本就跟到哪里。他解释道,日本对非洲的援助有它的利益诉求:日本是个岛国,需要从国外进口很多能源、资源。因此,日本跟资源丰富的国家加强关系并不奇怪。但张效民强调,问题在于,日本的对非合作中掺杂了某些政治因素,企图将自己的政治立场强加于非洲国家之上。“比如把南中国海等政治的议题加入到日非合作的日程里去,这是一些非洲国家不乐意接受的。”

  日本追随中国的做法势必会形成两国之间某种程度的竞争。张效民指出,这是我们不能避讳的。“我们要思考如何做得更好,从而加强与非洲之间的关系。”

  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每五年一届,第六届本应在2018年召开,而此次却是在2016年,并将会议安排在非洲一个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肯尼亚召开。张效民指出,从中也可以看到日本比较迫切的心情。但他同时表示,中国也可以从日本学到一些东西。“中非合作论坛是双边的,而东京国际发展会议除了日本,非洲,还有联合国非洲特别顾问办公室、世界银行等等,是多边的合作机制。”而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国际社会对其认可度更高。因此,张效民也建议中非合作论坛可以适当地邀请更多的国际机构加入。“我们和非盟之间也有合作,但也停留在双边的层面。可以建立一个关乎非洲发展的、中国主导的机制,这可能对将来会更有好处。”

  中非合作关乎中国对外话语权的建设。话语权并非一个新概念,一是指说话、发声的权力;二则是指发出声音的影响力。张效民指出,中国的智库、学者要对对外援助和话语权的建构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他表示,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对外援助的话题,这是一个好现象,但还是不够深入,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还不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