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TPP门槛再高中国终须跨越

http://www.CRNTT.com   2015-10-18 08:00:20  


面对TPP大市场,我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抵制、二是追随。
  中评社北京10月18日电/当地时间10月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十二个谈判国在美国亚特兰大基本达成协议。这意味着该协议一旦经各当事国议会批准,将在现有的世界贸易体系WTO大厅之内,重新开辟一个覆盖全球40%的经济份额、但中国却无缘侧身其内的TPP自由贸易俱乐部。

  中华工商时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李富永文章称,虽然任何有关全球贸易的安排,一旦排除中国都不可思议。但国人若仅仅满足于此而不谋求追赶潮流,终将陷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境地。

  这是因为,尽管中国目前是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尽管目前中美之间已经互相时对方的重要甚至第一贸易伙伴,但TPP一旦实施,就会对圈外的中国产生挤出效应。比如,由于TPP规定享受零关税待遇的出口商品,必须是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流程都必须在成员国家范围内完成,这就使类似越南这样的纺织品出口国不得不放弃以往主要进口中国原料的传统。此时,即便越南仍然是中国主导的东盟自贸区的成员,但它肯定会优先选择TPP市场,弃近而求远。

  文章分析,面对TPP大市场,我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抵制、二是追随。

  追求加入TPP,就如同20年前我们努力谋求加入WTO一样,都是中国走进全世界大市场的必由之路。由于多哈谈判吵闹扰攘陷入僵局,不可能达成全球范围一致的初衷已经,使得WTO已经满足不了数字化时代的新需求,所以美国等12国就在WTO公园内另行开辟了TPP这样的“园中园”。可以说,TPP是WTO的升级版。所以,即便是有奥巴马那样让国人听来不爽的直白,我们也要谋求走进这个俱乐部。世界从来都是由霸主定规。关键是要看这个规矩我们能否接受、接受这个规矩对我们有没有好处。

  那么,TPP为什么一开始就“不带中国玩”?很简单,因为我们还不达标。

  据了解,TPP有几大高门槛,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对外全面开放包括金融、电信和IT在内的服务业;取消对国企的财政补贴和垄断地位,即所谓“商业化”;提高企业劳工权益和安全保护;商品生产活动中保护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等。

  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TPP对中国的要求,其实,大多数恰恰也是中国正在追求的目标。环境保护是我们既定的国策,已经不再将GDP指标的追求凌驾在环保至上;提高劳动权益标准,其实也是时下的潮流,国家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鼓励劳资双方协商工资,加强劳动安全保护,等等。

  至于国企商业化,更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等官方文件中明确地改革方向。国务院刚刚下发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意见。

  在服务业领域,中国已经开放包括金融、电信和IT在内的服务业的进程,外资银行早已登陆。但金融改革仍将继续和深化。其目标是实现金融市场化。

  至于知识产权保护,国人可能一时接受不了。但这时不可逆转的。我们应该树立走正道的勇气和毅力。山寨别人固然可以侥幸一时,但终究要自食其果。你免费拷贝人家的成果,哪就别想进入人家的市场。最终受到的抵制力,将远远大于眼前的便利。我们不能只图眼前痛快而不顾今后长期内受孤立和报复。

  所以,现在的问题只是中国在所有这些方面何时达到TPP要求的程度。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所以,只要我们坚持改革不动摇,将改革一步步地深入,最终总会与世界潮流不谋而合。即便TPP果真是用来遏制中国的围墙,朝市场化方向改革国内经济制度,却是我们自我的需求。向改革要红利,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必由之路。

  文章认为,对TPP抱有阴谋论的人士,认为TPP的用意是孤立和遏制中国,所以设定了中国永远逾越不了的门槛,这与其说抱怨美国拿捏中国,毋宁说是对我们的改革信心不足或意愿不强烈的结果。

  正缘于此,虽然我们目前虽然被排除在TPP大门之外,但正保持着和美国进行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简称BIT)。加入TPP所需要劳工保护、环境保护之类的难啃骨头,就包含BIT投资协定谈判这一环节。这说明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TPP大势所趋而非针对中国的圈套。BIT若能谈成,等于完成了TPP体系中三大板块中的第一块。剩下的就是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大块。

  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商务部从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到部长高虎城,都对TPP表态“持开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