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胡继平语中评:政治互信缺失影响中日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15-08-31 00:21:33  


安倍当局外交政策意图围堵中国(来源:网络资料)
 
  日本外交政策 企图包围中国

  问:目前已证实安倍晋三不会出席北京9•3阅兵式,您认为中日首脑互访的障碍到底在哪里?

  答:最简单来说就是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2012年9月,日本民主党政府推动钓鱼岛“国有化”是使中日关系恶化的重大事件。仅仅三个月后,安倍上台。尽管领土问题不是安倍造成的,但是上台以后他在历史问题上的挑衅,阻碍了中日关系的恢复。安倍在上台之前就暗示要参拜靖国神社,上台后外界都在观察他什么时候会去参拜,结果他果然在执政一年后去参拜。再比如说,安倍称“侵略的概念在国际上没有定论”,言外之意是日本是不是侵略过别国还有待讨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原则问题。

  当然,除了历史和领土问题之外,日本在其它外交和安全领域的一些政策,对中日关系的发展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他在很多国际场合及双边外交场合批评甚至攻击中国,试图联合更多国家“包围”中国。有日本人说“我们没有想包围中国,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但据我观察,日本的外交政策无疑有着明显的包围中国企图。

  日军方参与外交增多 值得警惕

  问:请问未来中日之间是否存在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答:日本对外军事倾向突出,这是一个趋势。从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来说,日本一直谋求所谓“普通国家化”,也称为“正常国家化”,其核心内容就是在政治安全领域突破战后体制对日本的约束,特别是《日本国宪法》第九条关于“不允许拥有军队和交战权”的约束,这也是他们谋求“普通国家化”过程中最希望突破的部分。去年七月安倍内阁通过内阁决议,修改了对宪法的解释,解禁了“集体自卫权”,这意味着即使不是为了保卫日本自身的安全,自卫队也可以采取军事行动。当然,这是在美国或其他国家采取行动的前提之下,日本为他们提供诸如运送弹药等军事支持。这和一线作战有区别,但在战时运送弹药本身就是交战行为,被敌国攻击也是理所当然,日本很可能因此被卷入更大规模的战争。

  解禁“集体自卫权”是日本安全政策的一次重要调整,它意味着日本在国际交往和解决国际纷争时使用军事手段的倾向在增强。日本在2007年初,也就是安倍上次执政时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提高了其在国家政治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安倍这次上台后又修改法律,削弱了防卫省内部文职人员战后以来一直有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自卫队的统合幕僚长等高级军官频繁访问外国,在国际场合发表关于日本国家安全政策的言论,这在过去也是难以想象的。这说明日本军人在国家对外交往与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在上升,这也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地方。这样,日本未来的军事倾向可能更加突出,甚至给地区安全形势带来负面影响。尽管说这种影响可能是通过美日合作发挥出来的,但间接影响非常大。比如最近日本企图介入南海,将来可能会派军舰、军机和美国一起在南海巡逻,这将使地区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化,甚至不排除今后中日发生摩擦、冲突的可能。日本一系列安全政策的调整有明显针对中国的色彩,非常不利于中日之间的互信关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