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普京支持率还能挺多久?

http://www.CRNTT.com   2015-03-31 10:20:53  


 
  当然,这也是猜测。克里姆林宫内部信息极少为外界所知,上述事实组合也可能有其他隐秘逻辑。不过,普京一向精于外交和舆论操作。比如在乌克兰危机中,普京曾使用“回环往复”特征的外交操作:本来要寻求和谈以固定乌克兰东部现状,却先派俄正规军出兵乌克兰,对乌及欧美造成极大压力,随后又在舆论陷入紧张后命令撤军,并抛出和平计划。此种操作令欧美只能敦促乌克兰坐到谈判桌前。

  这类极为灵活甚至带点狡黠的操作,另一位在位超过15年的领导人也曾玩过。当时,勃列日涅夫同样多日未曾出现,民间开始谣传年老多病的这位苏联最高领导人已经病故。为了以“戏剧性复出”反击国内外蠢蠢欲动的势力,勃列日涅夫在幕僚安排下,特意来到莫斯科一家普通商店,在多名顾客和售货员面前买东西,然后抛下目瞪口呆的这些人扬长而去。随后,这则消息立即口口相传地传了出去,打破了之前的传言。此后,直到76岁高龄死于任上,勃列日涅夫甚少被民间关于其健康问题的窃议惊扰。

  民意还能挺多久?

  当然,普京很可能不屑于如此操作,因为主流的俄罗斯民意,根本就对涅姆佐夫之死表现出冷漠,但仍对普京“收回克里米亚”给予高度评价,甚至表现出拳拳卫国决心。这再次极好地证明了一点:对于俄罗斯来说,爱国情怀是刺激民众激情、调动民意指向、转移社会注意力的最佳手段。

  同样的戏码已经多次重复,较为典型的是1914年一战爆发时,一直参与示威游行的民众,转而举着沙皇的画像和东正教圣像到广场上歌颂伟大的俄罗斯,民众的注意力被迅速转移到外部敌人身上。

  当然,当年那场爱国浪潮没有持续太久。战事不利导致士气不振,一位士兵抱怨说:“战争带不来任何东西,德国人会把我们打败。”在后方,经济在崩溃,彼得格勒的妇女们每周要花40个小时排队购买食物,还要把栅栏烧了取暖。到了1916年,沙皇的秘密警察已经在警告下层阶级可能因为生活困苦发动暴乱。而最终民众还是站起来了,1917年十月革命前的罢工和游行中,布尔什维克的成员们被民众指着鼻子骂:“政权都送到你们手边了,你们还不拿!”

  在去年普京支持率因为这场爱国运动冲高到85%的时候,俄《机关报》就指出,普京如此高的支持率建立在一种爱国激情的基础上,它来得快,也将去得很快。但是,就像历史上的观察家们预言俄罗斯的事情总是尴尬地失准一样,这个“去得快”至今没有到来。俄罗斯物价正在快速上涨,今年前两个月物价涨了6.5%,通货膨胀率达到自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但即便如此,多数俄罗斯人没有抱怨。不得不承认,俄罗斯人有相当强的忍耐力。著名的组织行为学家艾米太·埃茨俄尼曾言:“苏联的领导机构像是为了在崎岖路上奔驰而造的吉普车,它可以以较少的支撑来装载较重的货物。”这实际上是对俄罗斯民众的一种概括。大概,只要俄没有发生普遍的商品匮乏乃至饥荒,以及大规模的失业,多数民众就仍然会拥戴普京。从俄市场现状看,至少商品供应严重不足及饥荒的前景可谓遥遥无期。至于大规模失业,国际评级机构将俄主权信用降至“垃圾”级,以及投资大量外流、卢布严重贬值等事实似乎支持这一前景,但恐怕还没有哪一个经济学家敢轻易预言它将很快到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