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缅北战事与中国外交定势

http://www.CRNTT.com   2015-03-27 11:05:10  


 
摒弃旧有的外交定势

  应当说当前关于中国应当力避介入缅甸局势中的建议,或者是出于一种“革命浪漫主义”的虚假世界观,或者是一种对于各方态势无法做出准确判研的“犹豫不决”。事实上中国在缅甸战局上的态度,可以看做是中国外交在诸多敏感外交上的一个缩影,反映出中国外交决策中存在的某些不良的思维定势。

  首先是中国外交太过重视人情牌。这种思维传统重视维系中国与特定国家领导人之间的私人友谊,希望通过拉关系的方法来赢得当事国政府的支持与信任。应当说在历史上的一定时期内,这种“拉关系”的做法帮助中国外交突破孤立,打开局面。但是过分的依赖同一国领导人或者领导层友谊为维护两国关系的做法,极易受到当事国政治变动的冲击。

  其次是中国外交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往往倾向于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换取当事国的“谅解”。这种外交心态往往倾向于认为,自己的“隐忍”会被其他当事国所“察觉”,最终能够“感动”甚至改变其他当事国对于中国的相关态度。但是在现实政治当中,隐忍态度往往并没有换来其他国家的谅解,而不断的“牺牲”和“退让”,最终只会使得其他当事国变本加厉的追求利益最大化。

  第三是外交分析中往往避免复杂,倾向简单。这种倾向往往轻率的将敏感事件“两分法”,强调当事国当中和地区环境中的“敌我对立”,将复杂的事件简单的归纳为利弊争论。在此背景下,许多敏感事件的根本原因和复杂机制被忽略,而“政治倾向”代替了应有的理性判断。

  中国在缅北战事问题上的一系列应对机制的“滞后”和“犹豫”,主要源自对于自身利益的把控不明,对于“底线”和“立场”之间区分模糊。因此,当出现伤害主权敏感事件发生之后,中国顾及各种利益而犹豫不决。面对边境日益严峻的战火,才调动部队进行应对以示威慑;而当危机再次升级且威慑无效之后,又不能及时的决断以平息敏感危机。

  其实,这种模糊来自于中国长期以来重视“人情外交”,寄希望于将国与国之间关系等同于维系和某个政府之间关系的努力。事实上在近些年的外交政策中,国外政权变更导致的中外关系骤变不胜枚举。在许多事例中,中国更需要的是坚守底线,在敏感事件发生之后应该勇敢的予以回击,而不是根据当事国领导人政治倾向和顾及国际影响而瞻前顾后。

  在当前背景下,果敢同盟军可以作为中国未来与缅甸进行谈判的筹码。果敢虽小,但是其作用运用得当完全可以制衡乃至影响未来任何一届缅甸政府外交决策。国与国之间友谊往往流于形式,更重要的是握有对方命脉基础上的友谊,才可真正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不受侵害。中国在缅北战局的立场,是时候做出调整了。

  作者是以色列海法大学政治学院国际关系系博士研究生  来源:联合早报2015年03月27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