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注资IMF既是责任也是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12-06-22 09:07:3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中评社北京6月22日讯/中国央行6月19日晚间宣布,中国支持并决定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增资,数额为430亿美元。而世界第一号大国美国却没有参与这次的救助活动!东方早报发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文章分析,如何来解读中国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规模参与到国际救助机制的阵营中?其主要的动机来自于以下三点:

  首先,中国和欧元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政府层面上而言,我们外汇储备多元化结构离不开欧元资产,如果欧元受到这次欧债危机的巨大冲击而大幅贬值的话,非常影响我们刚刚开始的储备资产优化的战略。另外,欧洲对我们官方资本和国有企业与美国相比没有太多歧视性的保护主义做法。

  从企业层面而言,欧洲有很多跨国企业来华投资解决了我们就业、培养了一批现代化管理的团队。现在,在人民币升值和大宗商品涨价的推动下中国企业也来到了欧洲寻找新的发展商机,欧洲经济的稳定也成了我们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条件之一。从2005年开始欧洲成为我们第一大贸易伙伴,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地调整增长方式,欧洲市场确保开放繁荣的状态,绝对是给我们赢得调整增长方式所需要的宝贵时间。

  再从消费者层面而言,中国今天日益增长的中产阶层的很多消费偏好恰恰是欧洲企业的比较优势。所以,这次影响欧洲危机局势变化的关键时刻,中国大力注资也是为了能维护中国与欧洲这些年来良好的经贸往来关系。

  其次,中国选择注资IMF的救助方式,也是中国经济自身发展和壮大的需要。IMF融资方式是一个面向多国集资的方式,而且这次注资的时机正好是IMF开始进入份额制改革的阶段,中国以大笔的投入,向世界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新的份额框架中一定要考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地位,这些年来世界经济的企稳和解除发达国家流动性恐慌问题上中国等国家发挥了功不可没的积极作用,所以,理所当然要提高他们的话语权。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注资一方面可以看作我们储备资产多元化的一个选择,另外也可以看成中国政府未雨绸缪把注资当作一次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难得机会。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