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朱民出任IMF高官不代表中国权重增加

http://www.CRNTT.com   2011-07-14 11:33:04  


图:朱民获提名IMF副总裁\法新社
  中评社北京7月14日讯/“朱民出任IMF的副总裁,固然可以认为是中国的一份荣耀,但更主要的还是他个人的成就。很显然,拉加德在履新之际挑选朱民,看中的是他的个人能力,而不是为了增加中国在IMF中的权重。”评论员周俊生近日在中国台湾网撰文“朱民出任IMF高官不代表中国权重增加”,全文如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昨日(7月12日)宣布提名现任总裁特别顾问,来自中国的朱民为IMF副总裁人选,如果此项提名获得通过,朱民将成为IMF在1944年成立以来首位出任副总裁的中国籍人选。

  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人选出任IMF的副总裁,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的重要性。IMF建立60多年来,虽然对于促进世界经济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上作出过不少努力,但由于它基本上是由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控制,特别是在全球建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全球货币流通体系以后,它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操纵全球经济格局的一个工具,因此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平衡的考虑是相对薄弱的,但事实已经证明,这种框架从根本上说也不利于西方自己的利益,2008年发端于华尔街的一场金融危机之所以会迅速扩散,成为一场几乎波及全球的重大危机,至今在一些国家伤痛未平,与美元在全球市场上占有的这种强势地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自危机发生后,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强烈呼吁对IMF进行改革,包括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权重,改革特别提款权等,并且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在,一位中国籍人士成为IMF的副手之一,这也显示了这个国际金融机构进一步改革的努力,尤其是在拉加德替代卡恩出任新总裁后正在努力营造其新气象的决心。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一点是,IMF作为一个国际经济组织,它的议事规则必须遵守国际组织的法定程序。IMF以各国或者各个经济体在这个组织中的出资份额来安排每一个参与者的议事权,在这一点上,它类似于一个股份公司。美国之所以能够在这个组织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且至今仍握有“一票否决”权,这与它在这个组织中的投资份额有直接的联系。当然,美国在得到这种好处的同时,也接受了另外的制约,比如具有美国籍的人选不能出任IMF的总裁,这也为这个国际组织建立起了相对公平的议事规则。现在,一位来自中国的人选出任IMF的副总裁,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总的议事规则。说得极端一点,当中国与其他国家在IMF内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朱民这个“中国人”不可能动用他副总裁的有限权力来维护中国的利益。

  朱民出任IMF的副总裁,固然可以认为是中国的一份荣耀,但更主要的还是他个人的成就。资料显示,朱民长期从事银行实务工作,他在国内曾经担任过中国银行副行长,负责财务和司库、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法律和合规,以及战略和研究等工作。其后他曾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负责国际事务、政策研究和征信事务。朱民还在世界银行工作过6年,并在2010年加入IMF,任总裁特别顾问。这种经历使他在政府国际政策制定和金融市场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长期在国际金融机构任职也使他具备了很强的管理和沟通技能,就像拉加德所说的,朱民“对IMF的机构制度有着深刻的见解,我期待着得到他的建议。”很显然,拉加德在履新之际挑选朱民,看中的是他的个人能力,而不是为了增加中国在IMF中的权重。

  事实上,来自中国大陆的人选出任国际金融机构的高官,朱民并不是第一位。在他之前,就有章晟曼在1995年到2005年期间担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秘书长、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等高级职务。2008年,中国的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也被任命为世界银行副行长。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一个事实是,在章晟曼、林毅夫出任世界银行副行长期间,中国在世界银行的权重并没有任何增加,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高官这个时候其实已经脱去了他们作为“中国人”的外衣,而必须成为一个“世界公民”,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无愧于他们所担任的这个职务。现在,朱民出任IMF的副总裁,同样必须完成这一个身份的转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