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吴凤娇:加强闽台基层交流助推福建乡村振兴

http://www.CRNTT.com   2023-01-24 00:04:50  


 
  同时,吴凤娇指出加强闽台基层交流助推福建乡村振兴的四点对策建议。

  (一)加强闽台农业对接合作,着力推动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要求,充分依托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镇对接交流平台,以闽台特色优势农业对接升级工程、闽台农业合作新业态培育工程、闽台农业合作载体提升工程和台湾青年农民在闽就业创业工程等四大工程为抓手,加速吸纳台湾农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优质资源,探索构建闽台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合作体系,推动福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实施闽台特色优势农业对接升级工程;二是实施闽台农业合作新业态培育工程;三是实施闽台农业合作载体提升工程;四是实施台湾青年农民在闽就业创业工程;同时,设立台湾青年农民在闽创业就业专项扶持资金,并通过信贷融资、经营场所优惠、创业辅导等措施加大对台湾青年农民创业就业的扶持力度。

  (二)加强闽台乡村建设经验共享,着力建设福建乡村生态宜居。按照乡村振兴“生态宜居”要求,开展闽台乡镇村里“结对子”活动,加大对闽台合作乡建乡创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吸引台湾农村景观设计、生态保育等各类人才参与乡村建设,把乡建乡创的台湾经验引入福建实践,打造更多闽台共建乡村的示范样板。

  一是运用台湾生态环保新技术新方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二是引入台湾“在地化”理念加强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三是借鉴台湾“活化”模式延展乡村“生态+”效益。

  (三)加强闽台农民合作组织共建,着力提升福建乡村治理能力。 

  台湾地区农民合作组织体系发达,由农会、农村社区协会、产销班、渔会和农田水利会等构成。其中台湾农会是参加会员人数最多、架构体系最健全的农民自治组织,业务范围也最广泛,具体涉及农业推广、农产运销、农业金融保险等21项,既具有产业组织功能又具有社会管理职能、金融信用保障功能,在台湾农业农村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002年福建省率先与台湾地区开展农民合作组织交流试点以来,台湾农业产销班模式已在我省多地推行,按照“治理有效”的要求,加强闽台农民合作组织的交流合作、人员互访及试点组社,探索构建闽台乡村基层组织双向直接、多元多维的立体交流网络,在优化福建省省乡村治理体系的同时,培育闽台基层社会交流的重要引擎与动力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