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王英津答中评:台陷“断交”危机并非意外

http://www.CRNTT.com   2017-06-14 00:22:39  


 
  王英津认为,未来两岸在台湾“邦交国”问题上的博弈可能会出现两个趋向。

  第一,巴台断交可能具有扩散效应。未来台湾的其他“邦交国”或许会陆续向中国表达希望建立外交关系的意愿。

  大陆也会根据一个中国原则、基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考量而做出选择。台当局当年同这些国家建立“邦交”关系是“金钱外交”的产物,台湾通过经济援助、金钱收买等手段与这些“微型国家”确立“邦交”关系,以支撑所谓“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现在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这些国家与中国建交所获得的国家利益,相较于与台湾维持“邦交”关系,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预计未来台“邦交国”会基于他们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会重新考虑和权衡与台湾维持“邦交”关系的局限性,以及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实际利益。

  第二,台湾方面“邦交国”的数量,一旦下滑就具有不可逆性。也就是说,台“邦交国”数量一旦下降,就很难再回升到过去的数目。这和李登辉、陈水扁时期不同,那时两岸进行“外交争夺战”,互挖对方“邦交国”,双方“邦交国”数量时有下降,也时有回升,但今后不大可能再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很简单,就是由于大陆综合实力增强、两岸力量对比悬殊造成的。

  王英津认为,尽管台湾社会是蓝绿对抗的社会,但在国际活动空间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却高度一致,在这一点上,台湾社会不论蓝绿,也不论官方还是民间,都主张维持目前台湾的国际活动空间现状。对于这一点,大陆十分清楚,也理解部分台湾民众的愿望。但大陆不能坐视蔡英文借“维持现状”的名义来从事“事实台独”,不能任凭蔡英文冲撞一个中国原则。所以,台湾方面应换位思考,要分析自身国际活动空间不断萎缩的原因,而不是简单的只看结果。这样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