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纪欣:切身利益将决定台湾民心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14-08-23 00:17:10  


 
  三、民进党可能“冻独”

  在谢长廷多次挑战民进党的台独党纲后,去年12月下旬民进党“立院”总召柯建铭也提议“冻结台独党纲”,虽未获任何结果,但今年6月陈昭南、郭正亮等人又在党内继续推动“冻独”,显示民进党的台独党纲已经有所松动。不过,诚如张志军6月26日在与台湾学者闭门会议时所言:“看一个政党,不能只看纲领,还要看实际的政策、行动,对两岸是否有正能量”,民进党若想民共早日交流,恐怕必须在党的政策上做根本性的调整。

  此外,施明德5月27日公开抱怨,大陆不该只想以国共合作解决台海问题。其实,35年前的《告台湾同胞书》只说“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并没有说要靠国共第三次合作解决台湾问题。而曾执政八年的民进党应当清楚,台湾票选出来的政党,自可在其执政期间代表台湾人民。何况,大陆一再表示民进党只要放弃台独就随时可以展开民共交流,今年2月习近平在“习连会”又提出“无论是谁,不管他以前有过什么主张,只要现在愿意参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都欢迎”。因此,民共何时开始交流互动,以及民进党多快能走完“最后一哩路”,完全决之在民进党的一念之间。

  过去两年两岸在政治上虽有重大突破,但当前两岸关系也面临着几个问题:

  一是马政府的民意始终无法爬升。国民党年底的选情又低迷不振,马英九是否能在他不到两年的任期内,顺利推动EFCA后续谈判,在教育文化政策上全面拨乱反正,并展开两岸政治谈判,并不乐观。

  二是国民党2016年可能的接班人吴敦义、朱立伦等人在对两岸事务上恐怕都有待加强。例如两人表态支持“台湾前途由2300万台湾人决定”,朱立伦还在4月底主动表示“公投门槛有下修的空间”、6月26日与张志军会谈中又表示两岸应“求同尊异”,这些与绿营政治人物拿香对拜的论调,明显是为讨好选民,但也显示其幕僚对于两岸事务落后于两岸形势之后。要如何阻止国、民两党争相把“拒统”正当化,也是两岸关系的大挑战。

  三是公投门槛如一旦降低,势必为台湾是否将举行统独公投带来新的变数。纵然公投结果不一定如民进党所愿,更不会被大陆及国际社会所承认,但只要进行此类公投,就会让台湾人误以为可以“公投自决”,也会被“以台制中”的外国势力夸大渲染。

  四是两岸双方都认同化解政治歧异可从民间智库先行,但若台湾学者只顾强调“正视政治现实”、“不要打压台湾的国际空间”,并一味要求大陆“雍容大度、以大事小”,恐使两岸问题治丝益棼。首先需知,两岸问题事关国家民族大事,任何领导人都不可能图一时之便,成为分裂国家的历史罪人。其次,以“分治论”诠释两岸现状或有一定道理,但“治权”在学术上并无明确规范,不宜无限延伸、无限上纲,以避免让两岸关系演变为“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再者,解决台湾国际空间的根本之道,在于双方协商在统一前的“合情合理安排”,任何本末倒置的主张,只会徒增彼此的猜测,而且无补于事。总之,两岸智库在为两岸后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时,必须顾及双方的核心利益,不要舍本逐末、因小失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