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智库:新冠疫情下台湾思潮变化

http://www.CRNTT.com   2022-01-09 00:03:08  


 
  谢金河是台湾知名财经媒体人,是蔡英文与民进党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这次疫情让台湾更有自信,展现了台湾的软实力。他在《财讯杂志》第600期发表“台湾的转机在疫情蔓延时”的文章,提出疫情强化台湾“软实力论”,认为“经过这场疫情激荡,台湾至少展现了几个软实力,首先是台湾虽然没有加入WHO,但拥有全世界最好健保制度,有非常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人民的健康可以确保,未来我们还可以向全世界昭告,台湾的医疗体系可以支援全世界”;“二是台湾是华人世界中最透明的政治体制,相对中国的集权独裁,台湾要勇于站出来告诉全世界,台湾与中国不一样”,“三是……这是重建产业链最关键的时刻”。同时,他认为“这次疫情对台湾的冲击显然是危中有机,可能是台湾另一次脱胎换骨的机会”。他强调,“武汉疫情引来全球恐慌,全球资本市场也以大跌回应,奔驰了十几年的世界经济突然遭到乱流,但台湾在2019年的经济表现已在四小龙脱颖而出,这次疫情袭来,也可能是台湾破茧而出的好机会,台商回流,台湾供应链重组,过去遭到中国杀掳的产业再生,然后是台湾主体性,命运共同体的重塑,这可能是台湾迈出下一步最关键的契机”。台民意机构负责人游锡堃甚至公然声称疫情有利于强化所谓“台湾国家意志”,将新冠疫情视为增强“台独”意志的好机会。

  谢金河还表示,台湾执政团队在疫情中的表现“让执政的效率与品质有效提升,这是增加台湾人光荣感很重要的一步”。台湾“国发会”主委陈美伶也有类似认识,认为疫情是台湾产业转骨的好机会,她强调“台湾产业一定要把握机会,借力危机,转骨跃进,开启未来新世界”③。

  台湾疫情在较长时间内比较轻(2021年5月中旬才暴发较严重的疫情与死亡现象),防疫启动较早,处理措施较为果断,初期效果比较好,也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但台湾一直坚持不筛选核酸检测,也存有隐患,初期疫情不严重有很大的侥幸成份。于是台湾藉机宣扬台湾经验,宣扬台湾健保制度,绿营媒体更称台湾是“防疫小巨人”,台湾当局开始大搞“口罩外交”与“防疫外交”。台湾在口罩供应逐步得到保障后,开始向美国等国际社会提供捐助,但总量有限,对美国初期是每周10万片,对国际社会提供总计1000万片,藉此推动台湾与国际社会的疫情合作,号称防疫打“国际杯”。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台湾民众的自豪感,台湾的主体意识与台湾意识也随之增强。

  新冠疫情是全人类的共敌,是人类面临的一大灾难,已造成数百万人的死亡与庞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全球展开前所未有的防疫与抗疫行动,共寻有效疫苗共灭之。然而,在台湾绿营势力心中,新冠疫情似乎不是一场应躲避与对抗的灾难,反而是台湾发展的机遇,是展现台湾“软实力”的机会,是彰显台湾优异政治体制与治理能力的机会,是“转骨”的好时机,是强化台湾主体意识的大好时机。这是台湾社会出现的一种极端的、反人类的、狭隘的、自私的阴暗心态与反文明思潮。然而,残酷的现实是,新冠疫情的蔓延与变异毒株的出现,不仅未能成为台湾发展的机会,反而遭遇新的打击。2021年5月中旬之后,台湾第二波疫情大暴发,一度每日有数百名确诊患者,死亡人数超过800人,新冠死亡率达5.22%(全球平均2.1%),创下世界之冠,而且出现严重的疫苗短缺现象,防疫奇迹破产,成为“疫苗孤儿”。这是对台湾社会疫情“对台有机论”的当头一棒,是沉重一击,应该有助于台湾社会的反省与反思。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