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社交媒体时代的算法政治

http://www.CRNTT.com   2021-01-28 00:07:21  


 
  从民主制度的角度来看,社交媒体动摇了过去精英群体对政治的绝对主导地位,它具有的双向传播性质,使权力开始下放到普通民众和选民上。这对当代政治参与,尤其是选举活动带来重大的影响和变化。传统的大众社会理论将民主社会描述为政治精英与平民的二元分割形态,掌握着大量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强势政治集团影响着政治决策,是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核心。普通民众和选民一般被认为是被动的、软弱的、一盘散沙式的存在。在传统传播模式中,媒体是一种“国家意识形态装置”,其传播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民众往往被动接收信息且无有效回馈管道。不过,社交媒体的快速崛起使这种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打破了过去由传统政治精英主导政治体系的基本机制,民众不再是“弱势群体”,而转变成为主动的政治参与者。

  二、智能算法对政治传播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上大数据的不断增加,智能算法也随着数据的增加而进行改进。结果是这些算法形成一种技术性的东西,将关于用户的信息处理为可以被记录和调用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进行相互之间的关联。信息智能算法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和传播领域的应用。所谓算法( Algorithm) ,指的是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②通过智慧推荐法,它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效率,带来了传播方式和传播活动的深刻变革。但另一方面,它也引发了用户和监管部门对这一技术应用中出现的价值观、内容质量等问题的担忧,同时也带来信息茧房、算法黑箱、算法伦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算法治理也成为信息智能算法的新课题。

  尽管算法本身具备一定的科学属性,但算法的设计、目的和标准,以及数据的选取和使用都带有明显的技术开发者和设计者的主观因素影响,算法的制定者和决策者们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决定了对内容的选择。当算法具有明显的商业或政治目的,或被人为操纵利用时,这种选择会带来技术的价值观失范问题。智能算法可以通过搜集和获取用户信息,持续投放信息,不断灌输或强化用户的某些意识形态或价值观,达到最终影响选择行为的目的。特别是在近年来的多次重要选举或公民投票行为中,可以明显看到决定最终选举或公投结果的其实是少数选民,尤其是一些中间选民。在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等国际重大“黑天鹅”事件中,社交媒体与算法传播的结合,针对少数关键群体集中和持续投放特定信息,影响选民的选择和判断,对最终事态走向的影响不容小觑,甚至起到了关键作用。

  2018年的“剑桥分析”事件,使通过社交媒体和智能算法影响政治选举曝光于全世界,也加深了人们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该公司由美国右翼人士创立,将原本已在商业领域被证明是成功有效的数据分析引入政治运动领域,试图改变美国的政治版图,打一场“文化战争”。其通过对目标对象的个人登记信息、搜索记录、阅读印迹、“点赞”行为等进行微观行为的目标锁定,将搜集来的大量个人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归纳,然后基于心理测量学上著名的OCEAN人格模型理论,为成千上万的选民建立五大人格特征轮廓,再将人格特征与住所、收入、职业等信息进行结合分析。利用Facebook等社交媒体用户上的数据信息,定位“可以说服”的选民,并根据其特点精准投放政治广告,影响这些选民的投票行为,进而影响和操纵选举结果。该公司的“成功”案例包括英国“脱欧”公投、2016美国总统选举,以及巴西、阿根廷、印度、意大利、罗马尼亚、捷克、乌克兰、立陶宛、加纳、肯尼亚、尼日利亚、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200场选举。由于其巨大的影响力,英国政府已将剑桥分析的技术归类为“武器级”,对其评估为可被应用于心理战。尽管该公司在曝光后已宣布破产倒闭,但未曝光的类似机构和企业却依然大量存在,并以其他的方式继续影响政治传播和政治参与,影响政治选举和公众民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