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美博弈白热化?赵穗生详析中国与国际秩序

http://www.CRNTT.com   2017-08-05 00:27:14  


 
  为什么中国对现存国际秩序有不满?

  赵穗生认为,中国从一个“革命”的国家成为对现存国际秩序有重要贡献的国家,主要是因为国家能力的变化。“现在的中国不用像过去一样担心国际机构对主权的侵蚀。所以很多人都说,中国已经是现存国际秩序的利益相关者,甚至是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

  “但中国对现存国际秩序不是百分之百地满足”。赵穗生指出,中国对现存的国际秩序的不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现存国际秩序反映的还是西方主流价值观念,中国感觉被排斥。由于中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同西方的一些塑造现存国际秩序的主导国家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中国感觉难以融入现存的国际秩序。

  比如,根据世界银行或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被贷款的国家要削弱政府在经济事务当中的作用,强调一些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原则。对此中国难以接受,认为这样的指导原则有不公正、不合理的地方。

  第二,中国的经济力量变化,但没能从中国在现存国际机构和组织中的代表权和发言权方面反应出来。在现存国际秩序建立之初,因为美国当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50%,美国起很大作用。那时中国是微不足道。但经过大半个世纪,这个比例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伴随着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的下降,以及中国比例的上升,这样一种经济力量变化并没有从两者在国际机构和组织中的权力层面反映出来。

  第三,中国不满意美国的双重标准。美国是现存国际秩序的主导者,很大程度上也是缔造者,但美国主导世界游戏规则很大程度上是对人不对己,要求别人遵守游戏规则,而自己却不完全遵守这些游戏规则。比如要求航行自由,再比如使用武力的情况。

  “由于这种不满,中国成为对国际秩序的挑战者”。赵穗生表示,这种挑战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挑战了美国在现存国际体系当中的主导地位,比如上合组织和亚信峰会。所以在亚太安全事务中,西方人认为中国在和美国争夺主导权,甚至排斥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存在。比如人民币国际化,以及现在新兴的全球治理领域如海洋、网络、太空。

  中美博弈十八大后白热化

  “从这种角度看,中国和美国在全球化当中的博弈已经是进行时,在习近平担任领导人之后更加白热化”,赵穗生说。赵穗生习近平谈中国声音,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首先,去年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习近平两次就全球治理做了重要讲话,内容涉及到中国要在全球治理当中发挥作用的问题。

  其次,习近平去年11月的讲话中提到,中国要有四个能力——规则制订、议程设置、舆论宣传、统筹协调。前两点都和全球治理直接相关,关系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领导作用。

  而后,今年年初在达沃斯全球经济论坛当中,习近平以“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为题讲话,让人感到中国要在很大程度上取代美国。

  最后,今年2月份,习近平在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讨论会上讲到“两个引导”——中国“要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过去中国只讲参与,现在中国要引导国际社会。”

  赵穗生说,在国际社会来看,中国在国际治理中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在很大程度上要发挥领导作用了,他们认为中国要和美国竞争,重新塑造国际秩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