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经贸强国战略

http://www.CRNTT.com   2016-08-02 07:25:21  


 
  “一带一路”是经贸强国的重要机遇

  文章分析,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中国与一些沿线国家签署了有关合作备忘录,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不断深化,相互间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众所周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重在加强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正如习主席提出,未来十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突破2.5万亿美元,较现在的规模翻一番还多。

  同时,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较强,沿线国家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进口来源地,中国的工业制成品也受到沿线国家的青睐,出口规模也增长较快。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展开,中国与沿线国家将有更多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出台,加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贸易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开放透明,这些都将为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规模的扩大提供基础保障。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不仅可以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和互联互通,也会提高中国贸易增长率,高端领域的经贸合作还能促进中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可以带动中国富裕产能和资金“走出去”,也有利于中国产业的优化升级,还可以加强同沿线国家产业价值链的构建,促进产业间的合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具有较大的互补性,根据这种特点,中国可以加大与沿线国家产业链方面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价值链。产业价值链的构建最主要的是扩大了双边经贸联系,在数量上促进中国的经贸规模、在质量上提升中国的经贸品质。从价值链的合作看,沿线国家能提供中国一些稀缺的资源和资金,而这些生产要素敲可以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价值链发展,成为中国实现经贸强国的一个重要发展机遇。

  应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文章强调,为了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不仅应该融入全球生产体系,还要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中积极扮演制定者的角色。纵观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且主导着国际经贸的发展方向。由于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国家很大程度都会遵循国际经贸规则,尤其是近些年来国际经贸新规则层出不穷,也制约着一些国家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中国应该加速促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和“一带一路”战略,尽快与国际经贸新规则接轨,并逐步适应高标准的贸易投资规则,为尽早实现经贸强国战略铺平道路。

  当前,全球形成了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TTIP)东西两大格局。无论是TPP还是TTIP都是美国主导的多重区域一体化安排,在多边贸易规则难以向前推进的背景下,其转而着力推行区域贸易和投资新规则。美欧借此一方面另辟蹊径以重新获得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的主导权,另一方面以高水平、高标准的区域安排给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设置高准入门槛,削弱其话语权。当前,正在紧锣密鼓谈判中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以及国内加快实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等,都需要中国积极参与或者勇于应对贸易投资新规则。

  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经贸规则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经贸强国战略的实现。当前,区域贸易发展较为强劲,区域贸易格局直接影响多边和诸边贸易的发展,所以,中国应该参加各种区域贸易安排,并积极参与各项经贸规则的制定。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