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黄创夏:台湾政论节目的“疗伤”功能

http://www.CRNTT.com   2009-04-03 09:14:18  


台湾《新新闻》杂志原总编、资深媒体人黄创夏。
  中评社北京4月3日讯/广东《南风窗》杂志昨天登载该刊记者对台湾《新新闻》杂志原总编、资深媒体人黄创夏的访谈文章《台湾政论节目的“疗伤”功能》,全文如下:

  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NCC)于今年2月4日公布“卫星广播电视法修正案”,明确卫星广播事业在制播新闻及评论时,应符合事实查证及公平原则。如有违反情形,将处以新台币3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最重将可停播。此举针对台湾“名嘴”或政治人物常利用电视政论节目爆料,造成社会困扰之现实问题,但岛内批评的声音认为,这是限制言论自由,并被解读为“名嘴条款”。 

  特殊的政治环境和历史脉络,造成了今日台湾电视政论节目的“百花齐放”。比如《2100全民开讲》、《大话新闻》、《文茜小妹大》、《头家来开讲》等节目,相信许多人并不陌生。这类由固定面孔的主持人和名嘴,夜以继日地评析、讥讽、指责、揣测、爆料政治人物、新闻事件,并且创造讨论议题的节目,堪称是“台湾特产”。 

  台湾的政论节目热潮世上少有,其收视率之高,对政治(特别是选举)事务的影响力,也让研究电视传播的专家跌破眼镜,并在台湾形成政论节目、选民、政党三者之间微妙的互动与共生关系。 

  每次大选之后,政论节目的收视率普遍疲软,有的节目退潮消失,有的“名嘴”退场离去。但观众并不关心这些节目和来宾的去处,只要手持摇控器,随时打开电视,那些政论节目就会为观众“送上”去除焦虑症的“解药”。 

  这也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探究台湾政论节目深受观众欢迎的原由,那就是,除了蓝绿对立、壁垒分明的政治环境使然,这些政论节目流行十余年而不衰的答案,是它具备相濡以沫、深化认同,甚至是“集体疗伤”的功能。因为政论节目的主持人和“名嘴”,除了提供新闻事件的意见评析和观察,也“代替”观众抒发对政局及政治人物的不满和失落感,让民众从中获得共鸣、发泄情绪,有人长期接受这种强刺激,对这类节目的“依赖”也就更加强烈,关掉电视,他们就感到空虚。 

  或是疏解不满、寻求温暖、巩固认同,或是单纯的信息需求,每个人收看政论节目的目的各有不同,得到的满足也有千百种。定位和角色都很暧昧的政论节目是“良剂”还是“毒药”?就此相关的话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台湾《新新闻》杂志原总编、资深媒体人黄创夏先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