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智库杂志:两岸社会交流 面临何种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15-12-17 00:08:00  


只有坚持“九二共识”才能实现两岸社会的“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
  中评社香港12月17日电/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助理教授肖日葵,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12月号发表专文《两岸社会交流面临的挑战前瞻》,作者认为:“在两岸关系陷入困境和新情况下,更要发挥两岸社会交流对促进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突破两岸政治僵局的积极作用,巩固和扩大反对‘台独’的基础性作用,做好两岸基层社会交流,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基础。”文章内容如下:
 
  两岸社会交流是指在一个中国的政治体系内部,两岸政治和经济领域互动之外,大陆与台湾两个子系统之间的人员往来以及社会性事务领域的互动过程。相较于两岸的政治对话谈判和两岸经贸合作,两岸社会交流具有广泛性、群众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广泛性主要是指两岸社会交流的领域广阔、内容多样,如两岸在教育、文化、科技、医疗、体育、媒体、慈善、人道主义救助等领域都有互动与合作。群众性主要是指两岸社会交流的主体以两岸民众为主,参与交流的群体具有普遍性,这主要体现在两岸基层民众、宗亲信众、青年群体等都是两岸社会交流的推动者和参与者。社会性主要是指交流目的和效果的社会性特征,即非政治谋权和经济逐利,其皆在于增进两岸同胞的交往和理解、化解心结与隔阂、传承和共享信仰习俗、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和幸福。

  两岸社会交流的特点

  观察两岸社会交流可以选择不同视角,如从两岸社会性事务交流的领域、参与交流的主体、两岸社会交流的变迁轨迹等维度展开,但是“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不住两岸社会交流的主要矛盾也只是“雾里看花”。笔者认为观察两岸社会交流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