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专论:王金平下一步?一切有迹可寻

http://www.CRNTT.com   2019-06-27 00:23:50  


 
  2、王本来就不可能参加“初选”

  不少人认为,王的民调支持度一直拉不起来,至韩国瑜凯道造势展现超高人气,最终使王认识到势不可为,所以决定退出初选,转而“待价而沽”,以自己在中南部拥有的资源,寻求与未来出线者互补合作,从中获取最有利政治位置。也有的认为王本就没有胜出可能,退出初选是为避免结果出炉后的尴尬,总算有点自知之明。

  以上看法,基本属于市井群众街谈巷议的层次,流于皮相,远谈不上真正的分析。事实上,王从来就没打算进入投票、民调的“初选”游戏,他真正寻求的,是党内“协调”。

  早在2008年大选前的党内初选中,王即郑重申言:国民党的选举是先协调,协调不成才举办初选。当时支持王的连战也表示:要以团结为最高原则,先透过协商产生共识,不懂为什么那么急着办初选。其他历次党内选举中,王之所以往往既要参选又暧昧不定,就是等待、寻找各方僵持不下时以协调产生人选;因为只有那个时候,才可能是他真正的机会。这是他历次党内选举的主旋律。

  为什么只能走协调的道路?很明显,不论是党内投票、社会民调,王都不可能出线。早些时国民党有投票资格的党员一度为二十多万,其中光黄复兴系统为代表的外省军公教就占了八、九万,这一群体视王为“蓝皮绿骨”,绝大多数抵制他;后来吴敦义竞选党主席时,据说有大量本土人士进入党内,这或许多多少少对他有利,但究竟能在结构上起多大作用,也未可知。民调方面,加诸王身上的既有形象与长期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也使其始终居于后段班,从来不具优势。所以在其他参选人当初就投票与民调比例等问题激烈争执时,他倒显得十分超脱,表示党怎么决定就怎么做。最后当党中央决定“全民调”而摒除党内投票时,他反而反应强烈,说这是剥夺特定参选人的优势与已作的努力。这其实是在为日后的发难作铺垫了。

  如蓝营很多人认为的那样,你老王本来就没有胜选的可能,起什么哄啊、捣什么乱啊,每次还不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但老王可不作如是想。在他看来,国民党之所以丢掉政权,主要是因为失去中南部本土民众支持,是因为“本土化”不到位、不够“基层化”,而他正是代表国民党应有方向的“本土蓝”,攻击他“蓝皮绿骨”是对他极大的不公,也是对党内构成中举足轻重的地方派系的轻藐与歧视。所以,代表“本土蓝”在党内出头,是他长期以来的志向与目标。正如他前面所说,国民党大团结支持他,他再争取到部分绿营票和中间票,岂不一切OK?

  所以,当国民党正式启动初选、开始登记交费、民调作业时,王断然宣布不参加就是必然结果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