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现场:两岸学者论“两岸一家亲”理念

http://www.CRNTT.com   2017-12-28 00:04:25  


十九大精神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新机遇学术研讨会第二分会场。(中评社 兰忠伟摄)
  中评社漳州12月28日电(记者 兰忠伟 林艶)由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闽南师范大学、中评智库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两岸一家亲论坛”27日上午在漳州隆重举行,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开幕式。在论坛第二分会场上,来自两岸的与会学者以“新时代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新路径”为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教授安栓虎表示,在海峡对岸,“台独”势力大搞“去中国化”不遗余力,“正体字”(即繁体字)也被拿来作为与“中国”相区隔的重要工具,成为他们建构“文化认同、国族认同”的重要文化符号。安栓虎强调,中国人因为政治的分裂而分成了“繁体族群”和“简体族群”,这一次的“变乱语言”与“上帝”无关,但它的确起到了同样的效果,即同一个民族因为文字符号的“变乱”而出现了沟通、传播障碍,自树篱笆,进而造成认同和归属问题及心理隔阂。除此之外,另一个衍生的问题是,简体字割断了文化的历史脐带,造成文脉失续和文化断层。

  “21世纪的今天,讨论繁简之争一定要站在民族、国家和文明的高度,跳脱党派之争、两岸之争的格局,不应简单化地把繁简之争牵拖为政治之争、法理之争、正统之争甚至两岸之争。”安栓虎指出,是废简入繁还是继续沿着汉字简化的道路狂奔,这注定是一道难有共识的时代难题,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来一次否定之否定,化简入繁。这不是走回头路,而是矫枉复正。可以预见,就像当年推行简化字会有人反对一样,推行繁体字依然会遇到阻力。但是只要有利于文化传播,有利于汉文化的整合,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那么汉字改革的方向就一定找对了。

  安栓虎说到,无论如何,加强和推广繁体字教育都是势在必行了。与其无休止地争辩下去,毋宁扎实做好繁体字基础教育工作。假以时日,当繁体字的文化亲情被重新点燃,新的“繁体字世系”就此催生,到那时,废简入繁也就会水到渠成。

  “自古以来多少朝代更替,多少富贵成空,但有情有义的动人故事,一代传过一代,从未消失。”开南大学副教授、前考试院秘书长林水吉在会议中表示,习近平主席怀抱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含养儒家、道家、兼具佛家的伟大情怀,追求人类社会的“上善”,成就“习近平效应”的扩散,是乃中华民族幸甚,两岸同胞幸甚。

  林水吉认为,中共十九大报告,习近平主席提出两岸政经的融合,道义感情的融合,直至两岸人民的心灵契合。尤其指出两岸统一后,尊重台湾人民的生活方式等等,皆呼应台湾人民的期望,对和平统一大业起了带头领导作用,无宁令台湾人民窝心、寒天饮冰水,冷暖自知,感动在心。

  他继指,两岸未来的和平发展,秉持习近平效应的内涵,奠定以和平崛起,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政治、文化、经济的融合,达到世界各族群的心灵契合。中共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运用意志力和同理心,在国际社会多元、冲突中,为世界和平找出路的情怀,见证追求“天下一家”的企图心,以及展现软实力的功夫,无宁是令人敬重与感动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