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林富男:中华文化“三道”与两岸和平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7-02-25 00:17:12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道之要义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两岸和平发展中所需要牢记的。两岸虽然同属中华民族,同出自中华文明,但近代以来,有分离,有隔绝,有纷争,走过了大不相同的发展道路,也产生了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感知和不同判断。纵然两岸开放探亲交流迄今将近三十年,双方互信基础仍属薄弱。

  盱衡近十年来两岸交流确有加强,但不得不承认,交流还是太少、太浅、太窄、太薄,还不能填平两岸之间的鸿沟。试想,纵是出自同一父母的亲兄弟,百余年不往来,生活习惯与习惯也会有所迥异;三十年的相互交流,加诸世界洪流的冲击,自家人间的互信基础又不够厚实,双方需要对彼此多一点耐心、包容与尊重,我们都是一家人。

  许多人还不能承认,“异中求同”、“同中存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虽历经民族融合,但各地方文化存在的差异非常大,而这些差异构成了中华文化丰富的面貌,我们探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应重视各地方的文化价值,从地方的文化历史找到中华文化的痕迹。此间,我们更需重视少数民族与偏乡文化,为新时代中华文化注入新活力。台湾位处国境之南,审阅文化的历史脉络,台湾文化来自中华文化南迁又渡海,闽粤地区是台湾文化的脐带,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加上南岛语族的原住民文化,以及1949年迁台的外省文化,加诸日本殖民留下的文化习惯,进而九○年后来自东南亚的新移民,共同构成了当前丰富的台湾文化多元新面貌,这亦是中华文化珍贵独特的资产。

  它可能有些变异、有些混血、有些叛逆,但若以“恕道”相互对待,就能进入深度交流、交情、交心,进而相互融合。

  “中道”落实到政治层面就是“王道”

  与霸道相对,王道是中华文化特有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政治主张。《书·洪范》说: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王道是“仁”在政治领域中的实施,古代儒家最高的政治理想就是施仁政,孟子反复强调了仁政的效果,说“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