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深度专访:马作沟通桥梁角色将后延

http://www.CRNTT.com   2016-06-17 00:17:54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台湾大学客座教授林泉忠(中评社 秦正阳摄)
  中评社北京6月17电(记者 秦正阳)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台湾大学客座教授林泉忠博士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就马英九赴港申请未获准及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发表看法。林泉忠认为,马英九此次赴港申请未获批准,只会让其在未来作为民进党政府与中国大陆之间沟通桥梁的进程后延。马英九终究要赴港,并进一步登陆。而由于台湾民意的支持,未来蔡英文不可能接受九二共识。中国大陆也会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运用更加柔性灵活的对台政策。以下为采访全文。

  马英九扮演两岸沟通交流桥梁的角色将会后延

  记者:马英九本来计划在6月15日出席在香港举办的亚洲卓越新闻奖颁奖典礼,并会在演讲中谈及两岸关系和东亚情势。但是日前蔡英文政府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驳回了马英九的赴港申请,您认为这是蔡政府的真正原因吗?或有其他考量?

  林泉忠:蔡英文不批准马英九赴港演讲的最大考量在于台湾社会舆论对这件事并不明显支持。如果台湾社会舆论对马英九赴港持压倒性的支持态度,恐怕蔡英文不会做如此决定。“国家安全”只是一个任何时候都说得通的藉口。

  但马英九此次赴港计划也有瑕疵。第一,是时机问题。马英九6月1号宣称要赴港演讲,距离他卸任才不过十多天。在时间的选择上太早,太急。

  第二,卓越新闻奖颁奖典礼不是一个很有必要的场合,与台湾民众没有直接的利益联系。如果是一个关系到台湾利益的场合,比如与台湾有关的经贸会议,或台商的会议,可能会更好一点。

  第三,马英九在事先没有和蔡英文商量的情况下,就直接对外公布了他赴港演讲的计划。可能是想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让蔡英文妥协,但没有成功。

  我认为,蔡英文并非一开始就拒绝他去香港,甚至有可能会让他去。因为两岸关系继续冷下去,对蔡英文也是很大的压力。如果马英九能够成为沟通两岸的桥梁,蔡英文当然会积极考虑。但蔡英文在权衡利弊后做出这样的决定,最大问题还是马英九选择的时机不合适,他太着急了。但阻止马英九赴港演讲,对蔡英文自身也有风险。她这次不批准,下一次批准就要更慎重。马英九再次申请时也会面临更大的困难与压力,也必须更谨慎。

  虽然马英九赴港演讲是为未来登陆而铺路,但香港之行的安排也不能太过随便。建议他下次出访可以先去别的国家,比如美国、新加坡。当然登陆前还是要先去香港,以缓冲登陆的敏感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