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杜平答中评:TPP面前 中国应自信泰然处之

http://www.CRNTT.com   2015-10-14 00:07:22  


知名时事评论员杜平(中评社 高映竹摄)
  中评社香港10月14日电(记者 黄蔚 高映竹)香港知名时事评论员杜平日前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由美国主导的TPP确实不会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相抗衡的两个经济圈,但中国应该把TPP视作提升自己、极力自己的标尺,用大国的自信泰然处之。

  谈了8年的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协定TPP,终于在10月5号达成,包括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等12个国家。有美媒认为,TPP的达成代表世界贸易新规则主导权的争夺战当中,中国败了一局;也有媒体称,TPP势将削弱民主制度及良好管治的基础。该协议的条文扭曲了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原则,褒贬声音不一。 

  让TPP与“一带一路”良性竞争

  杜平认为,TPP与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像是在相互比赛,TPP达成后,中国就一定要把“一带一路”做好,否则,就说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不足,或者领导能力不够。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一定要把TPP当做一个比较标准,而不是要与之抗衡和相互抵消。

  杜平表示,TPP经过了8年艰苦的谈判,这与中国所面临的情况很不相同,中国倡议建立的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等等进行得相当顺利,有了这样顺利的条件,相信中国应该做得更好。

  “而且中国非常清楚地知道周边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是什么。美国通过大资本家、大企业家来输出资本,中国虽然也输出资本,但与美国有所不同,美国是强人所难、用标准来规范你,但中国更多的是为其他国家着想,他们需要什么再体提供什么。印尼的高铁就很能说明这个道理。”杜平认为。

  上月末,印尼对外通报采用中国高铁方案的方针。东京海外铁道技术协力协会介绍称,这将是中国首次出口高铁系统。日本先于中国向印尼推销了新干线技术,但在竞标的最终阶段落败。

  杜平表示,印尼政府的选择不仅反映出对中国更加信任,还折射出中国对外交往一个有利条件就是互相信任、彼此平等,中国不会强加对方不能接受的一些条件,不会在投资的时候强加一些政治、人权、环保条件,中国自己是发展中国家,所以明白发展中国家的难处。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