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八百汉字联络三国 重塑中华文化圈?

http://www.CRNTT.com   2014-12-08 12:40:27  


万叶集 京都大学图书馆馆藏
  中评社北京12月8日讯/2013年10月23日至24日,中日韩共用常见汉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中日韩三方学者对草案中拟增加和删减的汉字进行了认真研讨,最终,在原草案基础上形成了808字的《中日韩共同常用八百汉字表》。字表原本的草案是800个汉字,最终调整成为808个字,增加了“饮”、“韩”、“氏”等字。2014年,《中日韩共同常用八百汉字表》将被提交第九届东北亚名人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发布。 

  中日韩三国在军事外交上相爱相杀几百年,在文化正统这个问题上也难免互相瞧不起。日本自诩汉唐正宗,韩国自认宋明遗脉,一直都对中国的文化源流存有质疑之心。到了近现代,中国进行的一系列语言文字规范化改革,加上各国政治元素的驱动,更是削弱了几个国家的文化联系,重新提倡中华文化圈这个概念,其实是近十几年的事情。 

  日韩两国算是中国国学最优秀的学生,这一点他们自己也不否认。举例来说,日本对俄战争中的大老元臣,“军神”东乡平八郎长期随身携带一枚印章,印文“一生俯首拜阳明”。日本的武士道,水户学派则深受王阳明弟子朱舜水的影响。韩国对儒学的尊崇更为官方化,现在的一千元韩元纸币上的儒学宗师“退溪”李滉是程朱理学的坚定拥护者,发展出的退溪学派至今仍然统御着韩国的思想界,五千元上则是李滉的后辈栗谷李珥,2009年开始发行的五万元纸币上的人物是栗谷李珥的母亲申师任堂。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侧面说明了儒学曾经的昌盛状况。 

  正是因为中华文化的昌明,和民族和朝鲜民族一直是“文言二途”。即用本国语言诵读,用汉字进行记录和标注。普通的劳动阶层只需要口传心授,基本不使用文字,需要用到文字的士人,贵族都使用汉字。社会身份与读书多少,识字多少直接挂钩,汉字,汉学也一直只流传于士人阶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