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对台贸易壁垒调查背景内容及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23-07-20 00:14:24  


表1:台湾地区禁止大陆产品输入的类别及数量分布情况
 
  台湾当局对与大陆的贸易一直采取限制性措施。自1988年8月起,台湾地区逐步开放大陆物品进口。初步开放后,在农业产品方面,采用正面列表方式办理;在工业产品方面,自1996年7月实施负面清单措施。1998年4月1日起,由农、工产品正负两表并列的办理方式,改为依“台湾地区输出入货物分类表”办理。根据台湾地区经济事务主管部门2003年7月21日修正的《大陆物品之输入管理规定》,“台湾地区输出入货物分类表”在“输入规定”栏列有“MW0”代码的为“大陆物品不准输入项目”,列有“MP1”代码的为“大陆物品有条件准许输入项目”。而根据台湾地区经济事务主管部门新近公布的《大陆物品不准输入项目汇总表》,目前仍有2460项大陆产品被标注“MW0”代码,即被禁止出口到台湾。

  (表1:台湾地区禁止大陆产品输入的类别及数量分布情况)

  非歧视原则是WTO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其核心要求是,任何成员在贸易中对另一成员不得给予不适用于第三方成员的优惠性或歧视性待遇。台湾地区在加入WTO之前,对大陆物品实施进口限制无可厚非,但在加入WTO后尤其是目前加入WTO已经超过20年的情况下,仍禁止数量众多的大陆产品出口至台湾,纯粹是为了限制而限制,与WTO的非歧视原则背道而驰,毫无正当理由可言。台湾中华农企发展协会副秘书长、农业专家林裕纮表示,以棕榈油为例,只要来自大陆,就以“MW0”规定禁止输入,严重违反WTO无歧视原则,是一种贸易壁垒。①

  (二)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联系机制持续停摆

  上世纪90年代初,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两岸两会”)分别在北京和台湾成立,受权处理两岸有关事务并开展工作性商谈。1992年11月,两岸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被台湾学者苏起称为“九二共识”。②

  在“九二共识”基础上,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时任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了“汪辜会谈”,达成了包括《两岸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在内的4项协议,建立了两岸制度化协商与联系机制。汪辜会谈后,两岸进入对话、协商时代。③特别是2008年5月以后的近8年时间内,两岸两会在“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先后举行11次领导人会谈,签署了包括《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内的23项协议,并达成一系列共识,进一步提高了两岸交流合作的制度化水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