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评智库:两岸关系新情势与青年议题

http://www.CRNTT.com   2018-09-03 00:32:28  


 
  注释:

  ①除了“正名运动”外,2006年陈水扁更因“终统”言论引发高度争议,在野党更拟发动大规模游行以为对抗,甚至扬言罢免或弹劾“总统”。

  ②从当时大陆至台湾进行实际交流的数目统计,自2009 年一共核准61,577件,增加至2010 年的91,450 件、2011 年107,965 件, 显示当时高度成长之趋势。有关详细的长期性统计资料,可进一步参阅“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文教交流统计。

  ③2012大选对民进党的重要启示在于,转回本土意识、紧缩两岸政策的思维,实已离多数民意有段距离,因为两岸这扇门开启后,选民的实质获利,使得有关意识形态的号召自然相对减弱,从陈致中落选、本土票流失到台联,可提供部分解答。

  ④2012年10月4日,谢长廷首度登陆进行民、共交流;2013年6月28日,其更进一步以“维新基金会”名义在香港举办大型民共研讨会,被各界认为是建构两岸论述或民共交流的民间模式。

  ⑤实际上,在国民党执政后,几位民进党内政治人物便相继出访大陆,如2008年云林县长苏治芬到北京推广农产品、2009年高雄市长陈菊赴陆宣传高雄世运、2010年苏焕智与苏治芬积极到大陆促销水果、2012年民进党发言人罗致政到云南参与学术座谈、7月宜兰县长林聪贤赴大陆考察并促销观光、8月初“立委”兼民进党智库副执行长萧美琴赴上海、新潮流系大佬洪奇昌也率团赴大陆交流等,显见无论中央或地方代表,都意会到两岸交流乃不可抵挡的情形。见民进党两岸政策“百家争鸣。

  ⑥若按范世平的分析,虽然马英九得以在2012年连任,但民进党在“总统”大选中仍囊括45.6%的选票;“立委”不分区中掌握3 4 . 6%,加上台联的8 . 9 5%,合计为4 3 . 6%;区域“立委”也掌握43.79%。二者显示台湾仍有四成三至四成五的民众对当前的两岸关系发展充满疑虑,人数约六百万人。另一方面,2 0 0 8年国民党“总统”大选得票7 6 5万,2 0 1 2年则为689万,共减少约七十万;但民进党却从544万增加到609万,增加60万票。显示台湾民众当前对于两岸交流持保留态度者,仍有增加。见范世平,2013,2012年后民进党与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所面临挑战之研究,展望与探索,第11卷第9期,43。29-49。

  ⑦《瞄准想成功的台湾抑郁青年——中国祭出“准国民待遇”,简直是诱惑台人移民投共的政策》 

  ⑧耿曙、曾于蓁,2010,中共邀访台湾青年政策的政治影响,问题与研究,第49 卷 3 期,页29-70。

  ⑨《瞄准想成功的台湾抑郁青年——中国祭出“准国民待遇”,简直是诱惑台人移民投共的政策》。

  ⑩以“行政院”主计处公布〈105年台湾人赴海外工作人数统计结果〉,2012年至2016年,台湾人民至大陆工作之人数由430降为407人,虽降福不大,但可看出没有显着提升。

  ⑪陈超、蔡一村、张遂新,2017,实用主义的过客:台湾青年在大陆社会融入的指标建构与现状评估,发表于第九届两岸青年学者论坛,中国:武汉,全国台湾研究会主办。2017.3

  ⑫按照台湾智库在2016年台湾大选后所做的民调显示,虽然“总统”与“立法委员”选举的总体投票率仅66.2%,但20至29岁的选民投票率却高达74.5%,而在20到39岁的选民中更有高达9成支持蔡英文,只有不到1成支持朱立伦。

  ⑬例如,当前面对大陆“惠台31条”可能的冲击,台湾的“行政院”召开记者会公布因应办法后,反制的首要作为,就是将“惠台”正名为“对台”。“行政院副院长”施俊吉更说明,大陆此次目的是“利中”,正可谓对政治认同的操作。见:ETtoday新闻云。

  ⑭当时《远见》民调中,年轻人支持“独立”的比例高达36.8%,在蔡英文就任时跌到30.4%,现在又再度下跌到26.0%。引自林祖嘉,2017,年轻人天然独?民调不是这样说国政研究报告。

  ⑮中央社,陆委会民调:逾7成不认同一中前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