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蔡执政危机与根源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8-08-25 00:25:21  


 
  1、“台独”本性

  民进党早在1991年10月通过党纲修订案,主张“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及制定新宪法”(即“台独”党纲),便确立了“台独”政党的本性。1999年5月民进党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宣称台湾“事实上”已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其主权领域仅及于台澎金马与其附属岛屿,以及符合国际法规定之领海与邻接水域”,台湾“固然依目前宪法称为中华民国,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2007年9月,民进党通过“正常国家决议文”,主张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互不隶属,互不治理;“国号”应正名为台湾;应以“台湾”的名义加入包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尽速制定一部台湾“新宪法”,破除“宪法一中”迷障;应明订台湾“国家”名称与“领土”范围,以符合“现状”,并彻底摆脱“中华民国”体制的后遗症。从这三个历史文件看,民进党就是个彻头彻尾、地地道道“台独”政党,白纸黑字,证据确凿。

  在2008年至2016年“在野”期间,民进党内有不少人主张政党转型,更有人明确提出“冻结”“台独”党纲,但均以失败告终。2016年5月民进党卷土重来,其“台独”本性并没有丝毫改变。蔡英文本人也是一位坚定的“台独”理念者,她在“李登辉时代”就是“两国论”的起草者之一,在“陈水扁时代”则是“一边一国”论的支持者与执行者;2008年之后,蔡英文三度出任民进党主席,拒绝政党转型和冻结“台独”党纲。蔡英文上台执政拒不承认体现“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正是源于其根深蒂固的“台独”立场与主张。2017年9月,赖清德接任“行政院长”后多次公然鼓吹自己是“主张台湾独立的政治工作者”,蔡英文语带欣赏地称赞“他是个诚实的人”④。当前由蔡英文与赖清德组合而成的所谓“蔡赖体制”,可以说是成色十足的“台独”政权,未来无论这个“台独”政权推出怎样的“台独”政策或做出怎样的“台独”举动,都是有可能的,也不足为奇。

  2、“反体制”及“暴力”特性

  民进党的“反体制”与“暴力”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张推翻现行的所谓“中华民国”宪政体制,因为民进党的终极目标是主张建立“台湾共和国”并制定“新宪法”。2010年5月25日,时任民进党主席的蔡英文在参加“台湾教授协会”活动时称“中华民国是流亡政府”⑤,而2016年5月却出任了第14届“总统”。很显然,民进党、蔡英文不仅是在“藉壳上市”,更是要“边用边改”、“先用再废”,最终废掉“中华民国”。

  二是主张并采取“体制外”与“暴力抗争”路线,长期运用“街头运动”与“议会暴力”。众所周知,民进党的前身是反国民党威权统治的“党外势力”的主体部分,其与生俱来便带有强烈的“体制外”及“暴力”特性。民进党长期利用“街头运动”进行政治动员,利用“议会暴力”进行议题攻防,搞所谓“焦土抗争”,2008至2016年“在野”期间,曾发动数十场“街头暴力”事件,其中包括2008年“11·06台北围城”严重暴力流血事件,蔡英文也因此获得“暴力小英”称号。2014年3、4月间,台湾爆发“反服贸运动”,学生非法占领“立法院”24天,暴力攻入“行政院”,民进党正是这场运动的幕后黑手,蔡英文等民进党头面人物多次亲临现场支持和鼓励肇事学生。2016年5月,民进党、蔡英文一上台便对涉嫌违法的学生免于起诉,很快又对被起诉的22名“学运领袖”做出“全部无罪”的判决,蔡英文当局如此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纵容“暴力”,正是源于自身骨子里的“体制外”及“暴力”特性。民进党在2016年之前处于“立法院”劣势,则完全不顾“少数服从多数”的游戏规则,常常发动“暴力冲突”瘫痪议事,如2010年民进党便多次以暴力流血冲突方式试图阻止两岸ECFA通关;在2016年获得绝对优势席次之后,便开始利用“游戏规则”,如强行通过所谓“不当党产条例”、“促转条例”,成立“处理不当党产委员会”、“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并赋予这两个委员会无需传票就可以“任意搜索个人或机构”、“拘捕人犯”的权力,这实际上不仅严重侵犯“司法体系”的职权,更是以“合法”掩护“非法”、以“多数暴力”、“绿色恐怖”的方式打击异已、清算对手。总之,在选举形式的民主社会中,形式上“认同”并利用“体制”,实质上却试图最终摧毁“体制”,明显具有“反体制”与“暴力”色彩的政党,民进党可谓是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