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社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发展战略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8-04-27 00:03:17  


  中评社北京4月27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2017年7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签署仪式。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中国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增长点。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既不是传统的经济开发区,也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特区;既不是自由贸易区,同时也不是自由贸易港区,而是要在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区的基础之上,形成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的经济特区强调的是政策优势,而经济开发区强调的是资源优势;自由贸易区强调的是比较优势,自由贸易港区强调的是开放优势。它们彼此相互关联,互相联系,但是,有具有不同的含义。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充分发挥近代以来中国企业家独立自主的良好传统,建立具有高度自治特点的商业组织,解决彼此的纠纷,实现共同发展。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是建立在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区基础之上的经济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看到各个城市的优势地位,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各个城市所面临的困境。

  第三,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淡化制度差异,依靠企业家自身的创新,开辟新的天地。

  第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创新自治组织。不论是自由贸易区还是自由贸易港区,都不是放任自流。在自由贸易港区建设过程中,市场主体建立的自治组织必须发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功能。

  第五,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政府产业政策调整所带来的风险。中国改革开放是政府主导的改革开放,政府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对关系国计民生重要产业的发展实行特殊的宏观调控政策。

  第六,粤港澳大湾区是企业家扬帆出海的起点,而不是避风的港湾。企业家应当面朝大海,勇敢地扬帆起航,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向。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必须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放眼全世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假如过度依赖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红利、人才红利、资金红利、政策红利,希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自己的企业集团或者形成自己的产业规模优势,那么,最终必然会跌入政策陷阱之中不能自拔。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