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美专家语中评:台旅法 蔡政府自我感觉良好

http://www.CRNTT.com   2018-01-16 00:12:10  


郝志坚认为,蔡政府大炒“台湾旅行法”只是“自我感觉良好”,转移民众注意力 资料相
  中评社华盛顿1月15日电(记者 余东晖)有美方专家认为,“台湾旅行法”即便签署成为法律,也不会强制要求美国政府一定要与台湾进行高层互访,蔡政府只是寻求“自我感觉良好”的头条,夸大这个“无牙”立法的重要性,以转移台湾人民对其政绩低迷的注意力,同时也刺激北京。

  密苏里州立大学杰出教授郝志坚(Dennis V. Hickey)14日晚间在接受中评社记者电子邮件专访时谈他对刚在美国国会众议院获得通过的“台湾旅行法”的看法。该法案还需获得参议院的批准通过,并且由特朗普总统签署成为法律才会生效。这个尚未获得参议院通过的立法草案中说“这是美国国会的感觉,美国政府应该鼓励访问”(It is the sense of Congres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should encourage visits);“应当成为美国的政策”(it should be US policy)。专家指出,“感觉”(sense)、“应该”(should)意味着只是表达国会的意见,并不是强制要求变成现实。

  郝志坚指出,“台湾旅行法”在台湾已有许多报道,但在美国或其它地方却没多少认真的报道,这是因为它其实是“自我感觉良好”(feel good)的立法,即便签署成为法律,也不会强制要求做什么事情。他说,这个立法是“没有牙齿的”,只是鼓励美国高层官员访问台湾,并没有强制要求进行这种交流。从这个方面看,它与其它立法,比如鼓励军舰泊台的立法是类似的。这个已经提出的立法也只是表明,美国“应该”允许台湾官员访问美国。

  郝志坚说,令人遗憾的是,台北的现行领导人--一群没有多少好消息可以向台湾人民报告的人,将这些“无牙的”法律吹嘘成重大的成绩;倾向于独立的民进党想提升他们领袖低迷的支持度,同时“戳北京的眼睛”。他指出,并不令人意外的是,台湾绿营媒体夸大这个法律的影响。例如有家绿营媒体兜售“假消息”,以试图夸大这个法律的重要性,日前宣称“美国高官自美国1979年切断与台湾的外交关系以来就没有访问过台湾”。这是不真实的。1992年老布什总统派当时的贸易代表希尔斯访问台北,那是1979年美国转向承认北京以来,美国政府内阁层级官员首次访台。

  郝志坚说,如果内阁层级访问已经发生,那这个法律鼓励的东西还有什么意义?如果真的发生,唯一超过内阁成员级别的就是美国总统。“人们或许可以质疑特朗普心智是否健全,但我质疑绿营媒体真的以为他会疯狂到去访问台湾。”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