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一带一路”:中国经济外交新战略

http://www.CRNTT.com   2016-07-11 07:34:33  


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它面临着来自国际与国内层面的重重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外交新战略,力图以新思维和新方法破解难题,以改革促发展,以新形式的开放促繁荣。
  中评社北京7月11日电/中国经济经历了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目前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由中低层次向中高层次奋力爬坡的关键阶段。近年来,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它面临着来自国际与国内层面的重重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外交新战略,力图以新思维和新方法破解难题,以改革促发展,以新形式的开放促繁荣。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挑战

  光明网刊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赵晨、黄萌萌文章表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如今已成功融入了世界经济。现在不仅是诸多跨国企业的总装基地和生产基地,同时也通过完善生产链,将自己建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然而,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工厂”,但优势集中在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这种优势地位将很快消失。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陷入困境,美欧国家领导人也意识到产业空心化、金融泡沫化所带来的问题,因而大力提倡“再工业化”。同时,它们对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国家的防范心理越来越强。西方要求发展中国家按照其制定的新标准进行国际贸易,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中国未来将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中国经济曾长期处于较低技术水平阶段,中国过去创新的方式是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吸收和消化外来技术,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随着中国技术在很多领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原有创新方法遇到越来越多的阻力。西方不可能向中国转让最尖端的技术,中国引进西方技术的渠道收紧。在市场方面,中国产品外销的主要市场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但随着发达经济体陷入困境,中国企业要继续大踏步走向世界,就必须开发新领域和新市场。

  二、中国经济外交新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

  文章分析,面对上述国内外挑战,中国经济外交需要积极应对,中国提出经济外交新战略,其工作重点在于:1.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避免大国对抗;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体系治理与改革;3.通过 “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地区经济合作。

  首先,中国对外贸易与投资无法单纯依靠发达国家市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产品主要销售市场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然而,在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下,中国需要在中东、中东欧、非洲以及周边国家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尽管有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购买力较弱,销售额相对较小,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其市场可能成为未来的新兴市场。“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进一步发掘其巨大的市场潜力。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交流,以经促政,对于打破发达国家贸易壁垒,减少欧美经济新规则对于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具有重大价值。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体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通过经贸、贸易以及投资等手段,能够形成“一带一路”集团。发展中国家团结一心,可在与发达国家博弈中形成集团优势,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制定世界贸易与经济新规则。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