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 促进新旧发展动能转化

http://www.CRNTT.com   2016-05-10 08:49:15  


 
  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但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风险。当前,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巩固来之不易的经济发展局面。同时,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促进新旧发展动能的转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一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方向,一是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加快预算支出进度,提早下达中央投资预算,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与置换工作,发挥财政性投资资金作用,推动重大项目尽早落地、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二是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保持社会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信贷与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

  二是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运用经济、法律 、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一是确定去产能目标和僵尸企业标准,研究人员安置、企业资产核销、资产处置等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出台财政金融支持措施,解决人员安置和资产处置的资金,严禁地方政府对僵尸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和各种形式的保护。落实好已经出台的钢铁、煤炭两个行业去产能政策。二是完善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推进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三是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境外项目合作,带动发电、轨道交通、钢铁、化工、有色等装备和产品出口。四是推动国企改革见实效。产能过剩与国企密切相关,要按照《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的要求,在电力、电信、民航、军工、石化等领域推出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示范,选择几家央企,在母公司或者上市的二级公司进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选择一些大企业的子公司,推出力度比较大的、以管理层和员工持股为主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明确公开地给出股票价格上的优惠。很多国家在管理层或者员工购买本企业股份的时候,都有一定的优惠,只要公开透明,定价合理就可以。

  三是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因城施策推动房地产去库存。一是培育新市民住房需求。落实农民工落户、居住证管理等户籍政策,保留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调动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培育潜在购房需求。二是加快住房保障方式转变,推进保障性住房货币化,运用发放租赁补贴方式解决住房保障问题。三是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其持有的房源向社会出租,引导房地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开发产品结构,发展旅游、养老、文化地产。四是成立国家住房保障银行,可考虑把大量沉淀的住房公积金作为资本金注入,并通过发行金融债、财政贴息等手段融资,主要为“夹心层”和农民工购房提供长期、低成本融资,弥补商业性住房金融缺位。五是从供求两端采取措施,稳定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住房价格。增加有效供应,加强土地供应调节,增加中心城区中小户型商品住房供应;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和税收政策,继续严格执行限购措施,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

  四是降低企业杠杆率。改善债务结构,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一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股权融资比重,直接降低企业负债率。要进一步放宽企业上市的限制,平稳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注册制配套改革。二是加大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适当放宽银行呆坏账核销比例,允许企业破产以清算银行债务。对部分有竞争力但短期出现困难的企业实施债权转化为股权的操作,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三是适度增加政府债务,必要时可发行特别国债,对商业银行和部分重要金融机构进行注资。

  五是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支持民营企业利用专项建设基金,地方政府对符合专项建设基金要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承担基础的民营企业项目进行担保与回购。地方政府可根据自身财力状况成立政策性基金,鼓励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使用,切实推进PPP模式落地生效。确定企业的主体地位,取消或下放投资审批权限,完善在线审批监管,为民营投资营造公平、便捷、高效的投资环境。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