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大陆专家:马连任应为所当为再创新局

http://www.CRNTT.com   2012-05-17 00:35:55  


 
  马英九第二任期,尽管仍将面临各种挑战,但较之第一个任期初始,执政环境已大为改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认同“九二共识”、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台湾主流民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已经成为马英九在第二任期有效应对各方面挑战的坚实基础。马英九要青史留名,就应当顺应民意潮流、兑现竞选承诺,在强化内政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两岸政治互信的强化与两岸关系发展新境界的开拓上,在破解两岸政治难题方面有所作为,适时展开两岸政治对话,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启动两岸签署和平协议的进程。从两岸关系及岛内政局发展观察,目前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之窗:

  其一,自2005年以来,签署两岸和平协议始终是国民党及马英九的执政纲领和政策主张。2005年4月“胡连会”时国共两党便达成包括“促进终止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建构两岸和平发展架构”在内的“五项共同愿景”,这“五项共同愿景”随后被列入国民党十七全、十八全的政纲中;2007年在马英九萧万长竞选白皮书中,也将和平协议议题列入其中;2011年10月马英九在竞选期间再度表示:为了让和平现状能够持续,有制度化、法制化的必要,所以提出签署两岸和平协议的构想。

  其二,台湾最大反对党民进党也主张两岸构建“和平稳定互动架构”。陈水扁曾在1999年11月15日表示“主张两岸透过长期对话,以签订和平协定”;在陈水扁执政时担任“陆委会主委”的蔡英文,曾经在2004年2月26日称“即使两岸和平稳定架构公投没有通过,还是会继续推动”;2011年8月,在民进党的“十年政纲”之中,也明列了要透过多层次对话“建构两岸和平稳定互动架构”,蔡英文也如此表述。2011年9月13日,蔡英文在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演讲中称,“尽管两岸各有主张,但不应影响双方达成一个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互利协议”。2012年3月中旬,民进党发言人罗致政以学者身分出席在云南腾冲召开的第10届两岸关系研讨会时表示,“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可以求同存异,民进党和共产党之间也有求同存异的可能性,而两岸和平就是共同的语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