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林毅夫演讲:经济发展需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http://www.CRNTT.com   2016-09-29 00:12:03  


 
  那么什么决定了一个经济体的结构和结构变迁?新结构经济学分析的切入点是,每个经济体在每个时点上都有给定的资本、劳动、自然资源,这些要素禀赋每个经济体都有,有的比较多,有的比较少。发展中国家普遍是劳动力比较多,资本相对少,或自然资源比较多,资本相对少,发达国家则是正好相反,资本比较多,劳动力相对少,自然资源相对少。我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是内生于这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而要素禀赋在每个时点上是给定的,并且随着时间变化。这种变化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为什么禀赋结构这么重要?其实每个国家在每个时点上的要素禀赋,就是这个国家在这个时点上的总预算,而它的各种要素有相对稀缺性,这个相对稀缺性就会决定这个国家在那个时点上的各种要素的相对价格。其实经济学家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讲的不是总预算的效应就是相对价格的效应,而要素禀赋和禀赋结构同时决定这个国家的总预算和它的相对价格,也就决定了这个国家在一个时点上在哪个产业的生产成本最低,也就是这个国家在这个时点上的比较优势。如果你所有的产业都符合你的比较优势的话,生产的要素成本会最低,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会最有竞争力,这样的产业结构也就是最优产业结构。

  遵循比较优势是快速发展的处方

  当然我们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是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要不断提高,产业就必须不断地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更密集的产业去升级,技术也是这样的。但是这种产业技术升级的前提是什么?更根本的要素禀赋结构必须不断升级,也就是每个劳动者所拥有的资源要越来越多,这样的话,自然你的比较优势就变成资本更密集的产业。当然,在市场上竞争的时候不光是生产成本,还包括交易成本。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必须相应地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来降低交易成本。这样在简单地以要素禀赋作为切入点来研究产业结构升级的内生性的时候,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一个国家长期陷在低收入陷阱或者中等收入陷阱,就代表这个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节奏太慢了,不能赶上发达国家,那它的收入水平和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就不能缩小,所以所谓收入陷阱,不管是低收入陷阱还是中等收入陷阱,它的含义都是技术产业结构变化的速度太慢。

  所以我们知道,经济发展要成功,并不是像增长委员会所讲的是没有处方的。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经济体的收入水平是内生决定于它的技术产业水平,技术产业水平又是内生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水平,如果一开始你的收入水平低,人均资源少,在这种状况下,你就要快速提高你的资本拥有量,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每一时点上按照这个时点的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和选择技术。这样的话你的生产成本才最低,才会有最大的竞争力,可以占领最大的市场,能够创造最大的剩余,而资本就是剩余积累来的。而且如果你是按照比较优势来投资的话,投资的回报率会最高,在这种状况之下,不仅你的剩余会最多,而且你储蓄的积极性会最高,资本积累也会最快。所以成功是有处方的,那就是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

  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

  但是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是一个经济学家才听得懂的理论,对于企业家来讲,他关心的不是要素的比较优势,他关心的是怎么样让利润最大化,所以要让企业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时候,能够自发地按照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技术,必须有一个制度安排,就是让各种要素的价格信号,能够非常准确灵敏地反映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到现在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唯一能够产生这种信号的机制是一个竞争性的市场。所以要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它的一个制度前提就是有一个有效的竞争市场。
那么市场非常重要,政府有没有什么作用?

  我们谈的是经济发展,不是经济的静态资源配置,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技术要不断创新,产业要不断升级,各种软硬基础设施必须不断完善。而在完善的过程当中,必须有第一个先吃螃蟹的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企业家,他肯定要冒很大的风险。如果他失败了,他要负责失败的成本,然后跟后来者讲说,这个方向不对,我们不要去。他也可能成功,但是成功以后,后来者会马上跟随,市场竞争就来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不会有垄断利润。所以不管成功失败,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家,都给后来者提供了有利的信息,可是他成功和失败的代价和收益是不一样的。这样的话,聪明的企业家,如果他是理性的,最好是等别人吃了螃蟹以后,证明螃蟹是可以吃的,他再吃螃蟹,如果大家都等着的话,就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家,我们也就不可能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必须给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家一定的激励,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讲就是外部性补偿。发达国家可用的激励是专利,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前面讲过,大部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可以利用后发优势,是可以引进的,可以模仿的。你不能给专利,并不代表你不需要给激励,这是外部性补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