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张媞:借梁天琦炒冷饭 本土派补选后现形

http://www.CRNTT.com   2016-03-02 00:15:59  


  中评社香港3月2日电(作者 张媞)新界东补选的最大意义,在于泛本土派阵营内的勇武份子,即以“本土 民主 反共”为最终目标的“本土独立派”已初具形态,并且获得相当数量选民的认可。另外,这股“勇武抗争”的势力从根本上与泛民主派势不两立,参选人、“本土民主前线”的梁天琦宁愿喊出与建制派一样的口号“行正路”,也不愿与泛民主派同流合污。而其选民和支持者,对泛民阵营所谓“弃梁保杨”一类集中票源的提议、做法极之反感,他们甚至在网络上呼吁,“宁投3号(周浩鼎),不投7号(杨岳桥)”。

  本土民主前线这股泛本土势力内提倡“勇武抗争”的年轻势力,2月8日大年初一晚至9日凌晨涉嫌在旺角街头制造恶意攻击警察的暴乱,上演一场充满血腥和暴力的“旺角黑夜”。一个个戴上口罩,手持武器,歇斯底里掷砖头的暴徒,在选举期间集体变脸,卖力拉票,对选民热情有礼的样子,活力四射,作为年轻人,很难不动容,就是这种矛盾营造出的奇特的反差感,该让选民如何自处?

  从“勇武抗争”到“淡定参选”再到“高票落选”,从“XX不代表我”到“我们都是梁天琦”,他们的人气不跌反升,两个月前鲜少人知晓的蓝色帽衫,虽败犹荣,矢言9月再出战,至此,这股势力的格局已经基本成型。

  首先,这股势力的诉求和目标皆清晰,基本延续本土派“教主”黄毓民的一贯主张:本土、民主、反共,审视梁天琦的政纲,即“香港愿景”,从政制、经济、公共资源、基建、社会福利、土地房屋、教育、社会民生、入境及文化等10方面提出简略的主张(见【表1】),颇有特首选举政纲的意味。政纲虽面面俱全,但究竟能引起追随者何种程度的共识并付诸行动,值得注意。

  检视其政纲,独缺“社区工作”的部分,这也是“勇武抗争”势力与泛本土派内另一分支,即“本土自治派”,由所谓学界、伞兵、年轻一代政治领袖等所组成的“公民社区约章运动”(见【表2】)最大的分别。笔者不赞成用温和/激进来区分“自治派”和“勇武派”,因为他们的政治主张激进程度相近,且皆标榜“抗争”,只是手法不同。

  实际上,尽管缺失“社区工作”部分,“勇武派”清楚告诉支持者,抢夺香港统治权,建立自己的政府就是最终目标。相较而言,泛民主派的杨岳桥则拿不出像样的政纲,难以用“香港人上阵”迷惑求新、求变的选民。是次参与补选的杨岳桥、脱离学民思潮表态的年轻领袖黎汶洛,他们依然在走泛民主派的旧路,且并无提出具体、终极的目标,所以即使杨岳桥赢得了议席,但实际上不值得骄傲,这只不过是泛民主派出尽九牛二虎之力,在政治算计下合力催票的结果,在9月换届选举未必有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