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倪永杰:2016台海形势 考验两岸智慧

http://www.CRNTT.com   2015-10-15 00:06:30  


 
  (三)选后台湾政局走向

  选后台湾政局可从六个面向进行分析。

  1、民进党应会全面执政,但难以稳定执政,更无法长期执政。

  民进党较可能从“中央”到地方、从“行政”到“立法”全面掌控局势。但受岛内外、党内外及民进党自身的种种局限,民进党难以稳定执政。蔡英文一当选,问题就来了。两岸之间可能是地动山摇,涉外事务上面临“断交”骨牌效应,TPP、TIFA谈判进展缓慢甚至无所收获。泛蓝、民间的反制力量扑面而来,柯文哲与民进党貌合神离,成为蔡英文潜在竞争者。民进党“只会选举,不会治国”,执政能力太差,人才严重不足,理论准备付诸阙如,政策过时,不合时宜,执行更为荒腔走板。执政后民进党人的贪污腐败难以遏止,派系恶斗将是蔡英文无法摆脱的政治梦魇。

  2、台湾仍是“两党制”格局。

  未来台湾政局将是民进党独大,国民党弱化,第三势力昙花一现,难以有更大的作为,可能出现“一大、一中、多小”的竞争局面,侵蚀、动摇“两党制”格局。国民党对于民进党的牵制力下降,蓝绿竞争进入生死较量,但民进党试图全面歼灭国民党,对马英九、国民党展开系列政治追杀、政治清算。

  3、国民党分裂危机严重。

  不同于2000年败选后国民党联合亲民党对民进党展开强力制衡,2016年国民党面临“路线”之争与团结问题。人们越来越担心马英九和平开放的两岸路线能否被继承、延续?国民党是否面临新的分裂?国民党由谁掌握?马英九、洪秀柱、朱立伦、吴敦义、王金平等各自扮演哪种未角色?传说中的国民党本土派有无可能出走成为“台湾国民党”?

  4、柯文哲影响上升。

  柯力图扩大政治影响,走自己的路,不为蓝绿所绑架。柯在此次选举中四处辅选,扩大政治影响,试图将手伸进“立法院”。但柯文哲难以失去民进党的支持,难以与其分道扬镳,至少要等赢了2018年下届台北市长再说。观察柯文哲动向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能否做好市政,拿出政绩,赢得选民支持,争取连任。以柯市府团队一贯表现来看,柯的政绩乏善可陈,其支持度自“悠游卡”事件后有所下跌。二是走出能否柯文哲独有的两岸之路。沪台双城论坛的顺利举办,为柯提供了政治上的想象空间。

  5、亲民党“泡沫化”,“时代力量”影响不可小觑。

  亲民党基于自身的政治发展考虑,较可能在内政上配合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配合国民党。但亲民党“泡沫化”危机如影随形。“时代力量”破坏力不容低估,可能绑架民进党。

  6、台湾社会深度绿化。

  台湾“主体性”认同上升,台湾社会“反中”、“反统”、“反蓝”的气氛持续升高。台湾中间势力受到压缩,务实、温和的力量逐渐集结,民众的“统独观”持续变化,“维持现状”多于“统或独”,对大陆的态尽管负面多于正面,但对大陆的期待多于疑虑。台湾有可能掀起新一轮大陆热、西进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