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千岛湖水下古城开发之惑

http://www.CRNTT.com   2014-03-04 12:51:51  


 
  在千岛湖水底古城开发困难重重的背景下,“异地重建”的声音渐起,这种方案提议将古城搬迁到陆地上,恢复其原貌。但水底古城无法移动,为了让游客在水面上也能感受到古城的存在,淳安县考虑借助商业力量在姜家镇模仿重建古城。“这是用一种安全而保守的方式,延续古城的生命力。”姜家镇一位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

  姜家镇是淳安县距离狮城遗址最近的陆地,在新安江大移民时,有5000多名狮城人迁移到了5公里外的姜家镇。

  2011年5月,淳安县提出了“一湖两镇”的旅游业发展思路,重点打造两镇。两镇是指县城区所在的千岛湖镇和离狮城原址最近的姜家镇。此前,淳安县专门成立姜家产业区块管委会,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建设千岛湖西南旅游服务中心、影视文化风情小镇、特色旅游综合体。

  从2011年起,姜家产业区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是年7月18日,上海文广集团和姜家镇举行了项目签约,初步达成打造“东方好莱坞”影视文化小镇的合作意向。前者的计划是,投资30个亿,在姜家镇建一个影视文化基地,以及别墅和五星级酒店。狮城路东南边则建设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千岛湖校区。

  当年,淳安县先期在姜家镇龙川湾码头附近建设了一座狮城博物馆。博物馆除了再现狮城在库区形成前的真实风貌,突出城墙、街道、县衙、儒学、庙宇、宗祠、牌坊、商埠、民居等元素外,还在博物馆院内复原建成了原狮城的地标性建筑奎文塔。该馆目前已对外开放。

  前述姜家镇的工作人员称,除了建成狮城博物馆和奎文塔外,目前姜家镇还打造了镇区西入口遂安古城姜家城门、墨斗苑文化牌坊和旅游码头五狮围城赶一珠城雕等标志性建筑,并通过白墙、黑瓦、青砖、骑楼式立面等改造,希望唤醒过去的狮城文化基因。

  另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也已被提上日程:将水下千年古城复制上岸,包括诸如千年前原模原样的县衙、戏台等。这一被命名为“文渊狮城”的项目,在规划形态上将还原“古狮城”空间格局,以水下“狮城文化”体验为核心。该项目占地约210亩,规划建筑面积8.05万平方米,将于2014年完成全部主体建设,2015年建成开街。

  淳安县引进的是有国资背景的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杭州工投),具体的操盘公司是杭州千岛湖新天地文化发展公司(下称“新天地文化”)。

  工商资料显示,新天地文化成立于2011年11月2日,是由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一家国有独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法定代表人骆旭升。

  按照新天地文化的规划,“文渊狮城”项目总投资6亿元,将以千岛湖水下古城狮城为建筑模板,深度挖掘本地民俗文化与古城文化,同时满足当代的文化度假与品质生活需要。项目建成以后,将成为提升风情小镇品质生活的新标杆和千岛湖文化旅游的金名片。

  得益于姜家产业区块文化创意产业的推进,2013年姜家区块土地收益金额达到3亿元。对于年财政收入仅数百万元的千岛湖其他乡镇而言,这一收益足够殷实。

  在张宏根看来,姜家镇提出的狮城重建,显然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原址重建。“更像是参照历史古迹的文化商业开发概念。”张宏根说。

  “如果说现在的千岛湖旅游还是一个国内品牌的话,那么一旦水底古城旅游开发成功,千岛湖就真正走向了世界。”

  在幽深的千岛湖底,狮城,如同海明威笔下的《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山上那头沉睡的狮子,沉静、寂寞、与世无争。而在湖面之上的现实里,关于水下狮城的开发之争,或许仍将喧嚣。

  原标题:千岛湖水下古城开发之惑:资本逐利而来,开发保护两难

  来源:2014-02-27 01:08:39时代周报 | 274期 周报记者 刘科 发自杭州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