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申办亚运 香港须审慎评估

http://www.CRNTT.com   2009-12-20 11:16:16  


东亚运的水平和规模都远不及亚运会,申办亚运需慎重。
  中评社香港12月20日讯/“现在距离申办2019亚运还有一段时间,面对这种需要更周详筹备的大型运动会,目前正是要在东亚运获得成功之后冷静思考和评估的时候。提出申办2019亚运并不等于立即热炒话题及马上作出决定,而更需要从正负两方面对东亚运作出评估,再进入亚运这个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审慎评估之后,获得更高的成功机会。”《大公报》今天登出余剑锋的文章“申办亚运须审慎评估”,文章内容如下: 
 
  第一步,以主办东亚运城市作招牌,未来更多地展开地区乃至国际性运动会;第二步,强化宣传。总结经验,评估实力,再接再厉,是香港能否成功申办2019亚运的重要步骤。

  东亚运圆满落幕,全城对运动的认识上层楼,又带出一个曾经在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之后出现的话题:香港有能力也应该申办亚运。的确,如果香港能够夺得2019年亚运主办权,对于提升香港的体育城市地位无疑大有帮助,同时也可以促进香港更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在东亚运曲终人散之际,考虑申办亚运,检讨香港利用体育运动提升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实属必要。

      十年磨一剑申亚运 

  东亚运虽然规模不及亚运甚至奥运,但作为一个从未主办过大型体育盛事,尤其是被世界定位在以商贸为主轴的城市,香港举办东亚运的确走出了改变世界这种固定观感的成功一步。东亚运虽然结束,却是思考的开始,香港未来发展体育运动的路子应如何走;举办更多更高层次的大型国际体育运动对香港的得失;甚至思考香港如何配合商贸优势发展体育运动,以及藉此凝聚市民更强烈的团结精神,都是重大问题。 

  无可否认,东亚运的成功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各种体育配套设施经过这次运动会的检验,达到举办大型运动会的水准;二是以香港与日本的足球争冠激烈场面激发了香港人发扬体育精神的正面冲击力;三是对国际赛事的宣传和传播工作受到赞扬。这三种正面效果,通过国务委员刘延东对东亚运开幕式的高度赞赏,以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罗格盛赞东亚运开幕典礼以璀璨的维多利亚港作为舞台背景,极具创意,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增强了香港申办亚运的本钱。 

  回顾2000年香港申办2006年亚运的时候,最终落败于卡塔尔多哈。如今十年磨一剑,时间证明各项体育运动设施及市民体育精神两方面已经有了不可比拟的捷进,十年期间,香港以承办北京奥运马术项目以及成功举办东亚运,向亚洲及世界宣布有能力可以承办亚运的决心。以韩国釜山为例,1997年成功举办了东亚运之后,由于获得很好声誉,奠定了2002年成为亚运主办城市的基础,香港能否在成功举办了东亚运之后成功申办2019年亚运,除了有待政府决策,也需市民大力配合。 

       清醒评估正负因素 

  总结经验,评估实力,再接再厉,是香港能否成功申办2019亚运的重要步骤。东亚运在香港举办,令香港运动员占了地利因素及发挥了拚搏精神,从获得的奖牌数字接近韩国可以说明,如果说这是体现软实力的话,那么,申办亚运还必须考虑硬配件的提升问题,有两方面的情况需要重视,一是运动场地的扩建和完善工作,二是运动员村的配套及运动会后如何寻求出路。世界成功举办了各种大型运动会后完善处理这些硬配件的例子虽然不少,但也有像蒙特利尔1967年举办奥运会之后,一直负债长达三十年的情况。12月18日政府为香港运动员举行盛大祝捷会,肯定香港运动员为港争光,连带必会出现要求申办2019亚运的呼声,体育事务委员会据说也在积极研究未来香港的体育发展路向,包括申办2019亚运。以目前社会的体育情绪高涨来看,更需要对申办2019亚运作出全面的探讨和研究,以免堕进躁进情绪之中。港协及奥委会表示会在下次会议积极讨论是否申办的问题,相信大有作用。 

  举办亚运与举办东亚运明显有着很多不同的要求,除了参赛国家及地区必然大增之外,还有对主办城市在亚洲乃至世界的体育成绩和经济实力评估等问题。论经济实力,香港绝对不会被认为不足以承担这种大型国际赛事,但论体育成绩,恐怕就会遇到不少阻力。东亚运虽然香港队取得了包括26面金牌在内的110面奖牌,但在以往参与世界性大型国际体育比赛中取得的成绩,就不是十分可观,即使以参赛亚运确有闪光成绩而言,还是不足以令国际体坛注目。平情而论,香港的体育成绩是在回归之后获得大力催谷而出现的,这样的正面成绩虽然有助世界对香港体育运动的改观,但与消除香港仅是一个商贸城市的看法还有不少距离,这一点在评估香港能否成功取得2019亚运主办城市时要有清醒的认识。 

       急于求成易出差错 

  如何走向体育强城,需要做的是三步曲:第一步,以主办东亚运城市作为招牌,未来应更多地展开地区乃至国际性运动会,包括单项目及多项目的运动会,向世界显示香港的体育热情和体育能量,尤其要突出邀请赛的主动权和自由性。因此,邀请赛的视点应转移到某些香港有竞争实力的体育项目上,譬如滑浪风帆、乒乓球、剑击及羽毛球等项目。第二步,强化宣传,召唤市民体育热情。体育运动如果能够成为全民注重的事,展现的就不但是增强市民体质的单一问题,还可以建立起市民对体育运动的认同性和更大自信心,有助于消除香港只宜作为商贸城市的认识误区。第三步,申办2019亚运,最要紧是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而出现急于求成的躁进心态。现在距离申办2019亚运还有一段时间,面对这种需要更周详筹备的大型运动会,目前正是要在东亚运获得成功之后冷静思考和评估的时候。提出申办2019亚运并不等于立即热炒话题及马上作出决定,而更需要从正负两方面对东亚运作出评估,再进入亚运这个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审慎评估之后,获得更高的成功机会。 

  举办运动会并不可以套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战争视点,而应从更多的实际情况及效益着眼。东亚运与亚运的最大不同处在于能否取得收支平衡而不浪费公帑这个焦点上,因而是首先将之提到议事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