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中国推动全人类和解式现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23-04-23 00:10:36  


 
  二、中国“现代化”发展路径之比较

  一旦我们从中国“国家现代化”的全视角,以理解和体会的立场,来审视近代中国的满清政府、国民政府及人民政府的努力,我们就可以发觉其中批判的继承性。

  (一)满清政府的“现代化”历程:十九世纪初始,盎撒帝国主义的扩张之路,触及中国,中国在屡受挫败和屈辱之下,开始思考因应之道。在中国汉人儒家文化熏陶之下的满清政府,从“船坚炮利”购买式的应变到“自强运动”学习式的应变,再到“立宪运动”的制度式改革,结果均以失败告终,清朝终不免其覆灭之命运。从目的性来看,满清政府的变革,始终只有一个目的,保住满人的统治权。虽然从现在来看,作为初次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应变的路径、方法皆不能算错;然而,领导无决心,满汉无共识,精英体会浅,民众不关切。最终只能收获失败的结果,然而其失败也让中国人开始了全民族的逐步看世界觉醒。②

  (二)中国国民党的“现代化”历程:辛亥革命幸运地成功结束帝制,然而国家随即陷入分裂、混战之中。用中山先生的话说:“本以救国救种为志,欲出斯民于水火之中,而登之衽席之上也。今乃反令之陷水益深,蹈火益热,与革命初衷大相违背者。”③其后北伐成功,中国国民党有十年建设的时间,取得一些成效,遂有“黄金十年”之誉。然而外国势力依然左右中国,尤以日寇侵华日狂,其后抗日,内战相继蹂躏,国几不国,所谓国家“现代化”,更加遥不可及。败走台湾之后,中国国民党依靠天堑之险及国际冷战形势,在台湾建设上,意图依归三民主义之理想。然而在两大阵营对峙的格局下,作为孤岛,只能依附美帝换取安全,结果台湾的现代化虽初有成果,然在经国先生逝世之后,逐步偏向资本主义,而且公然附庸美帝,并深受控制。台独政客掌权之后,更进一步沦为美国霸权主义予取予求、全无身份的“政治仆从”。

  (三)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历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一开始选择的“马列主义”,其本身就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反省与批判,所以“社会主义”就是“后现代化”的路径。从当时中国的国情而论,是一种超前的选择,必然是比较辛苦的选择。所幸中国共产党在本土派毛泽东领导下,经过不断的斗争,终于将资本主义现代化时期才发生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为适合中国国情的前资本主义的农民革命,发动了农民参与。革命既是为了农民自己的利益,农民就参与了为自己的改变命运的变局之中,这是中共成功将中国现代化的动力,由上向下的政治、社会知识精英的爱国、救国运动转为由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爱国救国运动。所以革命的动力无穷无尽,而且终底于成。然而革命的成功,不等于现代化的成功,所以毛泽东在西柏坡时,会发出进京赶考的警语。④其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建设的历程中,我们也时时可见凡是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基本上既对应社会主义精神,又符合中国国情,鼓舞了人民热情的政策,结果必然事半功倍,成绩斐然。例如毛提出自力更生;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习近平反腐肃贪,脱贫小康等。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国家现代化”的成功动能之一,正是由于其政策符合中国国情。所谓“符合中国国情”,通俗而言,就将当下精英的理想和普罗大众(proletariat)的需求相结合,形成深具中国特色的政策,故而迈向成功。

  回首反思,中国的“现代化”(从农业生产力到工业生产力)历程中,满清政府未识此理,中国国民党未实践此理,只有中国共产党识其理、践其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不是侥幸,不是偶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