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两岸关系新常态内涵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22-12-03 00:10:02  


 
  在此背景下,美军驻台第十三航空特遣队指挥官小本杰明·戴维斯(Benjamin O. Davis, Jr.)准将在海峡中间从东北到西南方向划出一条虚拟的“中线”。该线又称为“戴维斯线”(the Davis Line),最初只是作为美空军作战程序的参考线,即只要解放军之机、舰越过此“中线”,并“判明有敌意”的话,美军战斗机即可开火迎战。USTDC于1955年正式采纳“戴维斯线”,并于1958年9月17日颁布的“空军交战程序”中规定:经美空军管制官或飞行员判明为敌机,且若该机飞越“戴维斯线”以东时,即变为犯有敌对行为,将予迎击。此外,当时USTDC要求国民党军机对大陆进行侦察时不进入大陆海岸线外15海里内,国民党空军作战司令陈有维同意并下令执行,这种操作实际上将当时还很弱小的解放军空军和海军压制在闽浙沿海15海里以内。此即台湾军史文献所谓的“陈有维线”,“陈有维线”比“戴维斯线”更靠近大陆。不过,在国民党军控制台海制空权的年代,台军机经常以侦察、巡逻为借口突破这两条线,甚至飞抵大陆内陆省份进行侦察、骚扰,根本不想被约束。在1965-67年的两次海、空战役中,国民党军损失惨重,蒋介石的军事方针逐渐由“反攻大陆”转为防卫台澎金马,军机越线骚扰大陆的行为才逐渐减少。

  随着解放军空军、海军力量的增强,到1990年代初,台湾军机停止对大陆沿海的抵近侦察,完全退回“戴维斯线”以东活动。由于美军正规部队已于1979年4月撤离台湾,台湾军方普遍将此线称为“海峡中线”。并且,金门、马祖等台当局控制的“外岛”与大陆海岸之间也存在一些彼此对峙的“中线”。此外,台湾当局还在“中线”以东与台湾岛西海岸线间划设数个“禁航区”,将台湾岛和澎湖列岛周围12海里以内的海空范围划为所谓的“领海”和“领空”。这些操作都是基于他们把“海峡中线”当做其防卫安全的基准线。

  “海峡中线”显示了美军既想保护台湾当局又要制约台军越线引发大战的军事操作,是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政治意图的反映。1980年代初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签订后,美军撤离台湾,而台湾当局为了自保和偏安,便强调此线对台湾“国防”具有重要价值。李登辉和陈水扁执政的十多年间,“海峡中线”和台湾当局自划的“领海”、“领空”成为所谓“强化台湾主体性”、“两国论”和“一边一国论”的地缘安全界线。

  3、“海岸中线”背后的政治变奏

  新常态的现实动力来自国家主权权力与权利的行使需求和两岸和平发展与融合发展需求。两岸的内战状态有一个动态变迁的过程,即从“内战延续状态”发展到“内战淡化状态”,再演变到当下的“内战激活状态”。这三种内战状态的核心要素受佩洛西窜台事件的激发而相互叠加,为新常态的出现提供了现实政治经济动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