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美中战略竞争与欧盟角色

http://www.CRNTT.com   2020-08-16 00:02:25  


 
  这结构之所以难以持续,问题出于霸权本身。

  提供“国际公共财”需要付出成本,例如为维持国际政治秩序,美国须驻军全球并经常征战,因而被称为“世界警察”。美国虽从中获得利益,但透过经济学“边际效益递减法则”理解,提供公共财的效益愈来愈不符合成本。以经济作为观察指标,即可看出美国国家实力逐渐削弱的现象。

  西元2000年,美国总生产(GDP)的全球占比达30.3%;到了2018年仅为24.2%。如果以购买力平价(PPP)估算,美国2000年为20.5%,2018年仅为15.2%。这显示美国为维持霸权,而付出国家实力长期衰退的代价。

  因此特朗普上台后强调“美国优先”,宣称“不当世界警察”,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退群”行为,并不是不合理的冲动。因为若只重视霸权地位的虚胖而不断付出,却无视国家实力如温水煮青蛙般的逐渐衰退,长期而言终究逃不过霸权衰落的命运。

  这指出美国面对霸权竞争的两个方向性策略选项:一个增强美国自身实力,另一个则是在遏制挑战者。以赛车类比,前者专注于增加速度以保持领先,后者则着重在阻挡紧追者。然而赛车时两者或可并行不悖,领先者可以一方面全力加速,一方面在紧追者迫近时设法阻挡;霸权竞争则不然。

  因为这两个策略的操作逻辑是互相排斥的。国家资源有限,如果着重于增强美国自身实力,就不宜再提供国际公共财或让利盟邦而消耗资源,但如此其他行为者为何要配合遏制挑战者?着重于遏制挑战者,则需要提供诱因以吸引其他行为者共同对抗,如此难免继续削弱自身实力。

  这是既有霸权面对竞争时策略上的两难情境,除非能在不耗损自身资源的前提下,说服或驱使其他行为者共同对抗挑战者,否则霸权终将衰弱。美国能发展出这种“两全其美”的策略吗?如果是,又会产生何种非预期结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